幼升小频道

学前准备:让孩子学会集中精力

  • 日期:2014-11-17 10:33
  • 来源: 网络整理
  • 浏览:
  • 字体:[ ]

  进入小学后,学校的教育模式与幼儿园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更多的事情要求孩子自己完成。怎样让孩子迈好这关键的一步,在小学教育中健康成长便成为家长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案例

  鞋带松了不肯出操

  市南区嘉峪关学校吴老师告诉记者,原来他们班有个“小胖墩”,孩子很聪明,不过开学都两个月的时间了,他上课还总是精力不集中,不是玩尺子就是玩橡皮,老是走神不说,有时候竟然还上着课就离开自己的座位。刚来的时候还不喜欢和陌生同学说话,自理能力也不是很强。有一次早操时别人都去排队了,他却还坐在座位上不动,老师问他是不是生病了,他摇头,问他为什么不去上操,他也不说话,起初以为他是故意跟老师闹别扭。事后,他同桌偷偷地告诉老师,“小胖墩”是发现自己的鞋带松了,不会系。老师这才知道他不肯做操的原因。

  刚入校的新生们还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比如上学迟到、随着性子哭闹、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文具总是乱丢、吃东西总是吃一半剩一半。要知道孩子在幼儿园是几位老师一起带一个班,孩子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等,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

  进入小学后,一个老师带几十个孩子,孩子要开始过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了,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已。对环境的不适应势必会影响他的学习。

  ●习惯培养

  从点滴时间点滴事抓起

  幼小衔接阶段需要完成的三项习惯转变及培养方法:

  第一,注重孩子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家长在孩子上小学前应该重视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比如要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晚上九点钟左右休息,早晨六点半左右起床。穿衣、刷牙、洗脸、吃早饭,自己要独立完成,动作要迅速。在学习上尤其要注意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专注性和持久性的培养。

  第二,注重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责任心的培养。

  进入小学后,更多的事情要求孩子自己完成。上厕所,老师不可能跟着孩子去厕所,孩子必须自己学会提裤子、扣扣子。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给儿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小事。

  第三,注重孩子与人沟通和交往能力的培养。

  有些孩子不善于与人沟通,内向、胆小,遇到困难不敢对老师和同学说,这样的性格通常会对自己的学习和健康成长有一定的影响。家长可以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记者吴晓璐

  专家支招

  让孩子学会集中精力

  在谈到刚入小学的学生自律性如何培养时,育儿专家表示,幼儿园到小学教育之间最大的变化,是孩子由“玩”到“学”的改变。

  首先,幼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就是10分钟左右,想让孩子认真地听完40分钟的课,入学前,父母在学习方法和注意力方面要对孩子多进行辅导和练习,比如有意识地提问孩子一些问题,要求孩子看着家长眼睛认真听,教孩子动脑筋,多思考,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说话,这些方法都是小学生需要的学习方法。

  又如,给孩子一个安定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绘画、剪纸、书写等活动,主要是让幼儿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并能够坚持一段时间,有利于孩子以后能适应上课的时间要求。

  其次,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但爱得过度就变成了溺爱。虽然,被溺爱的孩子可能身体健康、聪明伶俐,但这些孩子的非智力素质却存在缺陷,如自私、依赖性强、不能与人平等相处、性格软弱等,这必然影响孩子智力的正常发展。这些孩子长大后,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竞争环境,还有可能产生行为问题。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