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西沙渔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时间:2015-03-18 10:04来源:网络整理点击:字体:[ ]

 
设计理念: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突出研读重点,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句进行尝试阅读,充分发挥研读对全篇课文的穿透力。
教学目标 :
1、通过研读课文,能尝试解决自己提出的两个问题。
 2、感受西沙渔人的机智、剽悍的性格,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
教学过程 :

一、再现问题,确立尝试中心
1、谈话导入  ,再现问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2课《西沙渔人》。上一节课中,大家提出了许多问题。
  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做了整理、分类,请看……(课件出示,学生自由读)
 这么多问题中哪一个问题是有关于西沙渔人特点的?学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研究课文,重点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大家能不能自己尝试解决。
2、出示中心句:“这里的渔人,都是些久经风浪锻炼,机智剽悍的海猎手。”
(1)指名读,读正确
(2)理解词语“剽悍”、“机智剽悍”
二、开展尝试活动,解决问题
1、初步梳理,了解渔人为什么是机智剽悍的
 过渡引入:课文哪些地方体现出渔人的机智剽悍呢?这个问题,老师还没教,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尝试着解决?请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有关语句。
(1)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汇报交流。学生读句子,老师随机点评板书
(板:鲨鱼凶猛、钓钩特殊、浪中钓鲨)
(3)这三方面,哪一方面最能体现西沙渔人的机智、剽悍?(学生自由答)
2、深入研究,学习语言
(1)哪些句子是具体描写渔人只身钓鲨鱼?请你找一找,并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自己先试一试。有困难时,可以同桌讨论体会。
(2)学生尝试读课文
(3)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
(4)出示句子:“等到它无力再拖动小帆船时,……鲨鱼顿时断了气”
①朗读训练
②你读这句体会到了什么?
③男生读、齐读
(5)发散辐射:同学们,这是怎样的鲨鱼呀?(凶猛)我们刚才是从哪句中体会到的?请你找一找、读一读。
(6)学习句子:“尖利的牙齿……血肉模糊。”(课件出示)
①指名读,读正确;
②创设情境:就让我们来亲眼目睹一下鲨鱼的凶猛!(出示课件)看了课件,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
③朗读体会:大组比赛读、齐读
(7)重现“等到它无力再拖动小帆船时,……鲨鱼顿时断了气”一句,体会朗读
(8)学习句子:“被倒刺扎痛的鲨鱼发疯似的……甚至一二百里。”
①过渡:这么凶猛的鲨鱼怎么会无力再拖动了呢?(课件出示)
②你能读好这句吗?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抓住关键词:风驰电掣、惊涛骇浪、发疯似的、强有力、拖着……
③出示课件,再指名读,学生点评
④前后联系:同学们读得真好!其实呀,要读好课文,我们还可以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来体会。比如说:鲨鱼原先是“发疯似的逃窜”,到后来怎么会“无力再拖动”呢?从这个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
⑤师小结
(9)再重现“等到它无力再拖动小帆船时,……鲨鱼顿时断了气”一句,体会朗读。
(10)出示“他们敢于潜入……只身去钓鲨鱼。”
师引读,再齐读。
(11)重现“这里的渔人,都是些久经风浪锻炼,机智剽悍的海猎手。”
齐读
(12)小结:
三、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两句名言:尝试读、齐读
2、介绍课外阅读《老人与海》◆ 

    《西沙渔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