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络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应用(2)

  • 日期:2011-09-07 08:51
  • 来源: 初中生
  • 浏览:
  • 字体:[ ]

在发挥传统班级管理特色的同时,我们需要借助网络功能的新特点,优势互补,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不断探讨网络化班级管理的新方法。网络化班级管理是指在传统班级管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开展一系列跨越时空(实时和非实时)的班级管理活动,这种活动必须围绕现代班级管理思想、目标和内容来开展,是传统班级管理工作的延伸和补充,也是班级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化班级管理主要通过在学校网站或者班级主页上建立班级电子档案(数据库)、网上课堂、虚拟社区、网上班队活动、网上家长学校、网上德育基地等途径来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网络化班级管理具有许多传统管理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表现在功能上的特点主要有:教育内容多媒体性、资源丰富性、活动协作性、管理自主性、组织虚拟性、主体平等性、身份隐蔽性和时空无限性等。网络化班级管理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互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了班主任与学生作为班级管理参与者的平等性和民主性,激发了学生主体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热情,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思想。

一、班级主页——虚拟空间的新舞台

班级主页是实现网络化班级管理的阵地,是虚拟化的班级新舞台,可以建立完善的富有吸引力的班级主页,提供一个虚拟的班级管理的网络化环境。校园网和班级主页要遵循网络特点和网上信息传播规律,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围绕学科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给学生提供大量适合他们浏览的内容,通过创建积极的校园文化来抵制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

班主任应鼓励学生以学校网站数据库为平台策划制作班级主页。首先成立班级网页工作室,班上学生依据自己的特长加入技术组、资料组、美工组,并联合班内原有的宣传组以及文学兴趣小组,投入到这项展示班集体建设成就的活动中来。班级网页凝结着每个参与者的智慧和劳动,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特长,每个人都收获了自信和成功,在活动中领悟到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意义。

规划班级主页时,要尽可能做到栏目设计科学、名称新颖、界面友好、布局简洁美观、内容丰富,既要体现学科教学、思想教育、班级管理的内在要求,又要生动活泼,不乏时代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完善的班级主页的栏目设置一般应包括网上课堂(分学科学习、练习、测试)、班级管理(数据库)、班级日志(Blog博客)、网上班队活动、网上德育基地(主题类)、班级社区(聊天室、论坛、心理咨询)、网上娱乐、学生园地、网上家长学校、邮件列表等大体类别。主页制作完成后,班主任要定期检查和协助网页制作工作,收集反馈信息,调整栏目设置,不断丰富内容,及时更新。

作为班级课堂的延伸,班级主页首先要服务学科教学,同时,应积极服务班级管理工作。当然,班级主页如果单纯为了班级管理或德育教育的目的而建设,实际上是弱化了它的功能,也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因为思想教育与学科教学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