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指导二十法(3)

  • 日期:2011-07-10 08:01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上海市特级教师万永富的课大都是这种形式。具体程序为:(1)开课时注意激发兴趣,进行思维定向。明确教学目的:除完成学科学习任务以外,还要学习和掌握1—2种学习方法。(2)把教材进行科学处理,变成可操作的部分。边讲解学习方法,边组织实践,这里其一是提示法,就是用小黑板出示学习方法,让学生照做。其二是发现法,即开始讲授时不明确提出学法,只是暗示,学完这一部分以后,让学生反思发现教师带我们学这一段的具体方法。采用这种方式要注意:(1)不能搞架空式分析的学法指导,那样会导致指导“越位”。(2)方法的总结要力求简练、准确、科学、易记。(3)要交待清楚具体学法的使用范围。12.揭示规律法。某一类知识,某一种事物,总是有其共同性的特征,或者共同的活动规律,教学中充分揭示这些东西,不仅能加速学生的理解过程,而且能巩固记忆。汉字教学一向被视为基础教育的难题,认为汉字繁难复杂,难教难学,在小语文教学中有“分散识字”、“集中识字”、“拼音识字”、“随课文识字”等不同识字法。无论用那种方法,都要运用汉字的构字规律,如果教师不能揭示这些规律,就无法提高识字效率,也使学生不能最终掌握识字的方法。
     汉字构字规律之一,是依类象形,义音结合,即许多字由表示事物种属意义的偏旁(义符)和表示事物性状的独体字(音符)相结合,组成一批又一批有精确意义的汉字。用“木”作偏旁的字,表示乔木植物类;用“扌”作偏旁的字,表示手的动作;用“忄”作偏旁的字,表示人的心理活动;用“禾”作偏旁的字,表示与农业生产有关;用“酉”作偏旁的字,表示与酿造技术有关……教学中如能充分揭示这个特点,识字就快得多。许多知识(一篇课文、一个事件、一个定理、一个公式)单个地去看它,好象没有什么规律可言。但是,如果你站得高一点去看一个单元、一本书、一个学科这个整体,看一个学科与其它事物的联系,就比较容易揭示出特征或规律。13.特征联系法。有些知识概念比较抽象,给学生理解记忆带来困难,有些知识概念与其它概念比较相似,容易混淆,也给学习带来不便。解决这类问题的好方法,就是特征比喻方法,通过联想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比如上海地理教师周振国就用了此法:A.图形比拟法:把某一国某一地区画成简单几何图形。如欧洲大陆象个平行四边形。亚洲象个不规则菱形,非洲大陆象个三形加上半园形,澳洲象个五边形,南北美洲象个直三角形。B.物体比拟法:罗马尼亚象紧握的斧头,意大利像只皮靴,贝宁象把火世,湖南象个人头,甘肃象水泡眼金鱼。C.数学拟法:多哥象1字,越南8字,朝鲜象5字,索马里象7字,日本九洲象9字等。联想比拟,是记忆的钓钩,当记忆表面下沉的时候,联想这个钩能把它钓上来。14.解答说理法。解答说理是各学科都会经常遇到的课题。提出一种现象、一个问题,让学生分析这现象联系,寻求正确答案。这种课题教材中较多,考试也出现得较多,将来走上社会用场也较多。
     所以,各科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解答说理的分析能力。在解决某些重要问题时,不但要求学生能正面理解知识,而且还要求他们能从侧面和反面去掌握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例如解答“为什么无论气温怎样,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 0℃这一问题时,既要从正面阐述,又要从侧面和反面论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知识获得透彻的理解。15.转换指导法所谓转换式就是把教师以前教的一篇课文,或本节课教的首段课文,或课文中重点段的教法,让学生通过上述的“操作→反思→迁移”转换为学习同类或相近课文段落的学法,简言之,这是教法转换成学法的摸式,也可称为教法举一,学法反三。采用这种方式要注意:在转换过程中要反复让学生理解,适度深化,这是当前采用这种方式的薄弱环节,效率不高往往源出于此,最好启发学生在转换中思考:下一步应怎样学?为什么这样学?教师恰当点拨使学生真正理解。否愚昧“照葫芦画瓢”生搬硬套会使指导不到位,方法一知半解,影响学生使用科学方法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16.点拨指导法所谓点拨式,就是以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为前提,结合教学抓准最佳契机,用画龙点睛、留有余味的方法点拨学习方法。采用这种方式要注意:(1)不仅要有强烈的点拨学法的意识,而且要有稳妥、周密的点拨计划。要精心设计点拨点,点拨要注重实效。最后,结合课堂总结深化巩固所学内容。点拨切忌无主次轻重,或蜻蜓点水,浅尝辄止。(2)要十分注重点拨思维方向和思维方法。思维训练、发展思维能力是各科教学的共同目标,是提高学生基本学力的重要保证。进行学法指导要把指导学生思维方法作为指导的核心。
     因此,点拨要注意引导学生思维方向,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掌握思维方法,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越来越会学,越聪明,学习效率、质量都会提高。学生回答问题时,由于受模仿与单向思维习惯定势的影响,总是沿着前一个学生发言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例如,让学生用“挂”造句时,第一个学生讲:“又大又黄的香蕉挂在树上。”则第二个学生很自然地说出:“又大又红的苹果挂在树上。”这样的顺势思维是低层次的,教师要恰当地点拨:除水果以外,除这些说法以外,还可以怎样说,看谁说的不一样。这时就会出现新的句型。(3)选准时机,力求适度。点拨时机至关重要,在学生最易忽略的地方,或百思不得其解时,都是点拨的最佳契机。17.反复指导法。有的学法学生一时不容易掌握,要多几个反复,强化指导。例如朗读、预习、分段方法,需要反复指导,反复训练,学生才能掌握,独立运用。18.矫正指导法。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