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指导二十法(2)

  • 日期:2011-07-10 08:01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比如要学生观察某种事物,只强调睁大眼睛,要细心认真看,结果什么奥妙也未发现;或者只看到一些表面的、次要的东西,如入宝山,空手而归。如果变为一种具体的指导,使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一步一步观察和思考,其效果就大不一样。一位教师让学生写《秋天的落叶》,出示了这样的观察提纲:①秋天到来了,哪些树的叶子先落,哪些树的叶子后落;②就一棵树,是底部叶子先落还是顶部叶子先落;③就一个树枝,是靠近主杆部位的叶子先落还是梢头的叶子先落;④早中晚落叶有何不同;⑤刮风天与无风天落叶有何变化;⑥下雨天与晴天落叶有何区别。学生根据这个提纲,日日观察、天天记录,结果,每个同学都写出了与往日不同的佳作,同时也养成一种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方法。7.对比指导法。良好的学法,不一定学生都能自觉接受。有时将两种正反方法进行对比指导,让学生明辨择用。例如背诵,一种是死背法,逐字逐段死亡硬背,花时多,收效低;一种是活背法,有依照文章结构记忆背诵、有“化整为零再化零为整”背诵、有借助想象记忆(把课文内容变为一幅幅画面印在脑子里,以帮助记忆)背诵。两方面的背法同时交给学生实践检验,方法不同,效果两样。对比法可教育大家,抛弃死背,运用活背。8.渗透指导法。渗透指导法。阅读方法是一种包含动作技能因素的心理技能。
     既然是技能,就必须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正如大纲指出的,“自学能力是在学习语文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重视实践,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渗透学法,是学法指导重要的方法之一。学习方法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学习步骤,二是学习技巧。教学中就要注意渗透这两方面的内容。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就可用渗透法教给学生分析句段含义进而达到领会文章含义的方法。课文第一段有含义较深的语句:“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先引导理解句子表面的意思:寒冬腊月,小女孩穿着一双一直是妈妈穿的大拖鞋在街上走。再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小女孩为什么穿妈妈的大拖鞋?小女孩为什么没有鞋穿?解决这两个问题,得到语句的含义:说明小女孩家里非常穷。接着教师要学生按照“先理解句子表面意思,再想想这是为什么,然后体会句子含义”的步骤和方法,去理解课文中其它含义深刻的句子。渗透的过程就是学法指导的过程,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多次训练,方法也就自然掌握了。9.启迪思维法。培养创造思维品质,培养创造的方法与才能,只让学生打勾勾,划××,寻求标准答案是不行的。创造的火花多产生于求异之中,产生于浮想联翩的发散思维之中。这种创造品质需要多角思维的方法去训练。请看北京宁鸿斌老师的一个教例:《执竿入城》一文的教学已近尾声。教师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文字之后对大家说:’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评论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正确结论。”说罢,教师拿出一个茶杯请学生观察,第一次使茶杯的正面对着学生,第二次使茶杯的侧面对着学生,第三次使茶杯的顶部对着学生,第四次使茶杯的底部对着学生。
     然后,教师在黑板上依次画出了茶杯的正视、侧视、俯视和仰视的平面示意图。画毕,教师问学生:“这四个示意图哪个正确?”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全正确。”教师接着说:“《执竿入城》这则笑话虽然很短,但是如果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也会得出多种正确的结论,使我们得到多方面的教益。下面,就请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分析这则笑话,说说这则笑话说明了什么。”学生专注阅读,凝神思考。接着,一个个同学举手发言,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这则笑话的寓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10.编写歌诀法。史地化学等学科,要求记忆的内容很多,很需要借助歌诀、顺口溜加以编排。歌诀、顺口溜节奏鲜明,顿挫有致,琅琅上口,化繁为简,变乱为序,便于记忆。如:历史朝代歌:夏代商代与西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化学元素化合价歌;一价氢锂钠钾银二价氧镁钙钡锌碳锡铝在二四寻硫为负二和六四负三倒五氦和磷卤素负一、三、五、七三价记住硼铝金。编歌诀要达到简化、序化、韵化,否则,就失去了记忆,反而影响记忆。一般教育理论在谈到记忆方法时,只说韵语有助记忆。教师指导学生就不能停留在这种一般说教上,而应该编写收集分科的记忆歌诀,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例证,这样才能达到指导的有效性。11.教授指导法所谓教授式,就是根据教材、学法指导的操作方案,学生的学情,以教授学法为主要目的的教学形式。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