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学 > 数学百科 > 正文

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

  • 日期:2009-06-28 07:56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根据数学知识系统性强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并启发他们对新旧知识进行比较,认清新旧知识的不同,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例如上“求平均数问题”这一课时,首先我提出这样一道题:“在五讲四美活动中,小明3天共做24件好事,平均每天做多少件好事?”问学生:“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除法计算?”使学生明确这是等分除法。接着,我再把上题改成“在五讲四美活动中,小明第一天做好事6件,第二天做7件,第三天做11件,平均每天做好事多少件?”使之变成求平均数的应用题。通过分析,帮助学生找出正确的解答方法后,再让他们比较这两个题的不同点,学生得出的结论是:第一题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等分除法。第二题是把几个数合起来,再平均分,就得到了平均数,具备这样特征的应用题,叫求平均数问题。
     在学生能够分清等分除法和求平均数问题之后,为了加深对“求平均数问题”的理解,我紧接着组织学生练习,先提问一组“要求以下问题,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的题,如“要求平均一袋重多少千克,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用什么方法解答?是什么类型的除法?”学生明确上面一组题都是等分除法后,我又问:“以上几道题,其中一个条件怎么给就变成了求平均数问题?”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就不至于把求平均数问题和等分除法弄混了。在学习新知识时,只要学生能利用旧知识自己把新知识讲出来,我就尽量让他们自己讲,这样可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比如,在教小数加法的简单计算时,先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整数加法的计算和小数的认识。
     由学生板演两道整数加法式题,要学生用竖式计算,口述法则。然后我问:“你根据什么判断相同数位是否对齐了?”学生答:“各加数的个位对齐了,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我又出了几个小数,让学生把这些小数个位上的数用红颜色描出来。我问“你是怎样找到小数的个位的?”学生答:“小数点左边第一位就是个位。”在复习的基础上,开始讲小数加法的计算。学生根据我给的一道求两种物品价钱之和的应用题,列出横式2.48+1.36。
     我问“竖式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说:“元和元对齐,角和角对齐,分和分对齐。”还有人说:“整数部分个位上的数对齐了,小数部分的数位也就对齐了。”最后一个学生明确地指出:“我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我马上肯定说:“这个同学的方法最好。”巩固练习时,为了进一步强调写竖式时要把各加数的小数点对齐,避免和整数加法末位(个位)对齐混淆,我出了几道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题,让学生练习。因为这种类型三年级不要求学,到四年级才要学的,所以我只要求写竖式,不要求计算结果,全体学生都做到正确无误。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