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频道

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学校社会责任论(2)

  • 日期:2012-01-02 10:36
  • 来源: 班主任在线
  • 浏览:
  • 字体:[ ]


  在自然界,有一个奇特的“附丽”现象。科学实验表明,如果空气中没有凝结核,即使水汽含量达到300%也不能凝结;但如果空气中有凝结核供水汽附丽,则水汽含量达到100%也能凝结成小水滴,形成地球表面生机盎然的一场降水,滋润大地。刘彭芝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品牌学校就是教育事业的“凝结核”,充分发挥品牌学校的“凝结核”作用,促进产生教育界的“附丽”现象,对于发展和繁荣我国的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10月,在人大附中与欧盟教育基金联合会举办的“第三届世界名中学校长论坛”上,刘彭芝校长的发言主题是“人大附中与社会责任”。她认为,人大附中作为一所名校,它的发展过程凝聚着所有人大附中人的智慧和心血,对中国基础教育思考有过很多的思考,在实践上也做出了很多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仅是人大附中的财富,更应该与更多的教育同行分享,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产生更大的社会效果。这也是人大附中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从2002年开始,人大附中已经进行了八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学校成立了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通过现代网路技术,实现了对全国各地优质基础教育教育资源的集成和共享;人大附中联合全国200多所中学,将优质课件用互联网P2P联合输送到西部12省市的薄弱学校。在与贫困落后地区学校联合办学的过程中,提高当地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人大附中的教职员工也得到了方方面面的锻炼,境界也得到了提升。对于人大附中的帮扶学校,除了派教师去那里执教、进行交流培训外,还接收了来自内蒙古、四川、新疆、宁夏、河南等地,以及北京延庆永宁中学、海淀区翠微中学、北航附中等学校的学生近300人到人大附中“留学”,探索出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新途径。毫无疑问,这些举措占用了人大附中的部分教育资源,但人大附中的教师、学生对此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人大附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西部地区和周边地区教育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自2009年4月以来,刘彭芝先后担任“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刘彭芝卓越校长培养基地”和“北京市普教系统先锋校长培养基地”的主持人,后来由于云南省、宁夏、海淀区、顺义区、丰台区、延庆县等优秀校长培训基地陆续在人大附中设立,更名为“中国基础教育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培养基地”(简称“双卓基地”),旨在人力资源强教,培养一批“教育家型的卓越校长”,进而培养一大批“专家型的卓越教师”,打造一大批优质学校,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均衡、优质、科学、和谐发展。

  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刘彭芝深深意识到,最好的做法是向别的学校输送干部。古人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说法,但送人打鱼的技术,还不如给人家派一个能组织打鱼的领头人。

  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人大附中陆续向北京海淀等区的学校输送了校长、书记、副校长等十几位。人大附中培养的优秀干部,刘彭芝舍得送出去,因为他们代表着人大附中的思想、理念和经验,他们到其他地方是去传播这些理念,是在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做贡献。人大附中的核心资源是人大附中的人才,对兄弟学校最大的支持就是把人大附中的优秀人才派到那里。一方面支持了周边学校的发展,另一方面派出去的教师和干部有了更大的发展平台,更能体现他们的价值,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正如刘彭芝校长所说:“人的生命有大小之分。小生命,蕴含在自己的体内;大生命,则体现在人群和社会中。一所学校的生命也有大小之分。小生命,蕴涵在自己的校园内;大生命,则体现在整个教育事业中。我们不遗余力地培养优秀人才,把一些优秀人才输送到别的学校担任重要职务,让他们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对优秀人才来说,这是放大生命;等他们把人大附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传播出去后,对人大附中来说,这也是放大生命。”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