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频道

玩具书:对幼儿来说,阅读是一种娱乐

  • 日期:2011-11-24 09:38
  • 来源: 学网整理
  • 浏览:
  • 字体:[ ]

  “玩具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能否成功开拓图书市场的空白点,关键在于玩具书是否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图书、玩具相比,玩具书是否具有独特价值,以及玩具书如何进入家长的视野,包括玩具书的销售渠道是否通畅等问题。理论的支撑和专业的开发,才是玩具书的起点。

  对幼儿来说,阅读是一种娱乐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游戏与玩具专委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爱华研究幼儿游戏与教养已有多年。她提出,在早期发展的干预当中,特别是认知发展中,早期阅读和数学启蒙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在早期教育就出现了一个误区——“死教”。

  “大多数家长把早期阅读看成是提前识字,识字当然非常重要,但问题是,如果把识字、计算变成儿童被动学习的过程,即使能获得效果,也是一种即时效应,不一定有长远效应。”

  相反,如果在游戏过程中,比如在积木过程当中,幼儿会获得大量数学经验,因为是在游戏过程当中自然而然获得的,反而会有后效应。“如果‘死教’让孩子获得眼前的知识和技能,那么游戏是让孩子变得智慧和聪明。”华爱华表示。

  就阅读来说,和游戏关系非常密切的,一个是表演游戏;其次,阅读本身对幼儿来说,就是一种娱乐,所以,幼儿从小就喜欢听故事,这是天性,“如果顺应儿童娱乐的天性来引导他的早期阅读,培养他良好的早期阅读习惯,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也就是说,幼儿本来可以在故事中获得认知或科学的经验,但是,如果专门挑选那些目标外显、明显就是练习的书,孩子就不爱看书了。如果家长同时买玩具给孩子玩,慢慢地,孩子就爱玩不爱看书。

  据华爱华介绍,对低幼儿童来说,图书和玩具比较起来,年龄越小越倾向于玩具,年龄越小越倾向于把书当成玩具,孩子不会看书的时候,给他书他也不看,他撕书,扔书,或者拿着一本书假装看书,“他不是在看书,而是模仿,模仿也是一种游戏”。

  所以,年龄越小,越是喜欢玩书;所以,不可能给低幼孩子真正的书,否则,他会做出在成人看来是破坏的行为。“从这个角度来说,玩具书可能是一种很好的创意。”

  华爱华认为,作为前阅读,可以在游戏中阅读,边阅读边游戏,逐渐向纯粹阅读过渡,所以,把书和玩具结合起来是顺应幼儿天性的,是引导早期阅读的一种形式。

  但是,华爱华要提醒的是,随着孩童年龄的增长,是会走向纯粹阅读的。“引导孩子进入到正式阅读的时候,有些内容是要他安静阅读的,玩具特征过强反而会干扰他的阅读,而不是促进了。”

  就此,全国托幼教育机构专业委员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袁爱玲提出,具有玩具特点的书适合3~6岁,具有一定图书特点的玩具则适合0~3岁,她画出了一个阅读序列:“最先是选择玩具,慢慢再选择具有一定书特点的书玩具,再大一点,选择玩具书,最后过渡到书。”

  无论如何,玩具书“打通认知和游戏,多方位调动孩子视觉、触觉、听觉等能力,加强孩子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其次,从产业层面上看,出版处在一个融合的阶段,出版与玩具产业完全可以复合起来”。张克文说。

  玩具与图书如何结合

  把书与玩具结合在一起,价值如何体现?营养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两种食品各有营养价值,合在一起后,其营养价值或是1+1>1,但也可能是1+1<1,即递增或者递减。玩具书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

  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研究员何建闽提出,传统的图书是纸质的、平面的,表现形式一定是形象性的,不是直观的;而玩具,一定是真实的、立体的、三维的,和材质的。“这两个层面如何结合?图书也可以结合直观的层面,本身不排除知识性,如知识、情感、态度,等等;还有内容本身的具体形象思维,操作、能力,等等。”何建闽接触了大量的“玩具图书化”,很多玩具厂商想往教育转型,往教育配备标准转型。“玩具图书化”有几类,一类是异形教科书,打破原来的形式,外形和材质上出现变化;还有就是玩具的说明书的形式,用现成的玩具配上“课程”,“实际上就是说明书,但是把说明书主题化,故事化了”;其三,就是作为教材配套的材料,“这种配套材料的生命力是和书、和课程相关的,如果课程没有生命力了,材料立刻就消失。它是低结构的,材料性比较强。”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