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频道

人大附中:让教职员工成才

  • 日期:2013-01-25 10:54
  • 来源: 学习乐园
  • 浏览:
  • 字体:[ ]

  刘彭芝校长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将学校比作一个乐团,把自己定位于乐团的指挥,教职工则是拉大提琴、小提琴,吹长号,打架子鼓的乐手。她认为在这样的乐团里,只有激活每一个细胞,才能形成智慧与力量的合力,也只有激活每一个细胞,才能带动学校飞速发展。

  学生成才的背后是教师成才,学生成才和教师成才互为表里,学生成才是表,教师成才是里。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根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元气,人大附中为教育事业“培本固元”,最根本的工作就是让教师成才。

  把教育当作事业,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育工作者正心诚意的第一门必修课,也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所在。刘彭芝从投身教育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求自己在这一根本问题上自省、自重、自警、自励;从当校长的第一天起,刘彭芝就要求人大附中的全体教职员工在这一根本问题上自省、自重、自警、自励。这就是刘彭芝从教40多年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动力,这也是人大附中创造教育奇迹的原动力。

  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一个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人格之师,要善于用自己的言语、行为、情趣、品格去影响学生;其次,才是知识之师。人大附中的“名师工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工程,直接关系到能否建成世界一流学校。“名师工程”首先要从师德抓起,这是导向问题,也是原则问题,一点含糊不得。

  为此,人大附中确立了“努力建设一支献身教育事业,具有高尚品德,教育观念先进,治学精神严谨,教学水平一流,育人艺术精湛,热爱学生,不断创新的教师队伍”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刘彭芝特别强调“师德”,她认为,“师者”,首先是“传道”,以自己道德问题的正确标尺去引导学生;“师德”是人大附中聘用、评价教师的首要标准。

  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使刘彭芝对成才教师的内涵和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她认为,今天的成才教师首先要懂得做教师的“道理”;今天的成才教师必须是一个阳光教师;今天的成才教师应该做一个从容的人;今天的成才教师应该是一个厚积薄发的人。

  懂得了做教师的“道理”,才能对教书育人有神圣感、崇高感,才能有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才能志存高远,拼命地去学习知识,提高技艺,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最后成才立业。把教育作为事业,才能真正懂得教书育人的“道理”。

  所谓“阳光教师”,其一,“坦荡荡”而不是“常戚戚”,不会沉湎于“小我”而不能自拔,患得患失;其二,积极乐观,总相信努力能改变一切,总相信明天比今天好,不会为一时一事的挫折而消沉悲观;其三,有感恩之心和热爱之情,感恩于自然,感恩于社会,感恩于学校,感恩于同事,感恩于学生,对生活、工作、家庭和学生充满热爱之情。

  做一个从容的人,心要静下来,沉下去,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要从长计议,脚踏实地,凡事不可强求,欲速则不达。学校管理尤其是教育评价体系要为教师的从容创造条件,保证相对充裕的时间让老师读书学习,每隔几年的时间,还应该有相对集中的时间进修充电。

  厚积薄发指的是人才的成长过程就像垒一座金字塔,“通识”是塔基,“专长”是塔尖。一个教师要成才,必须在博通的基础上,有所专修,具有专长。先求做一个“通人”,然后再成为一个专家。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成功呢?刘彭芝校长总结为“六字箴言”,即“职业、敬业、乐业”。职业,就是要符合从事教师工作的所有硬件条件,严格执行教师的资格认证,不断抬高教师的职业门槛,不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教师成才无从谈起;敬业,就是要崇敬教育工作,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着阳光下最神圣的工作;乐业,就是要热爱教育工作,在教书育人中享受快乐,在与孩子一起成长中体味幸福。“职业、敬业、乐业”,是教师成才的“三部曲”,按照“职业、敬业、乐业”这“六字真言”进德修业,教师成才水到渠成。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