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频道

人大附中:培养德性+个性的人

  • 日期:2011-12-26 10:22
  • 来源: 优学生
  • 浏览:
  • 字体:[ ]

  “德”,始终是刘彭芝教育思想的核心,她的大量论述都是有关“德育”的思考和探索。她说:“德育是”根“的教育,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是战略问题、原则问题、方向问题。德育是心育,贵在感应与共鸣。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得好,是国家和人民之福;学校德育工作做的不好,是国家和人民之祸。”

  刘彭芝进一步指出,如果说目前的中学教育存在隐患的话,最大的隐患是德育;如果说中学教育有可能出问题的话,最大的可能是出在德育上。也正因为如此,刘彭芝的脑子里想的最多的问题是德育。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信息爆炸,思想多元;我们面对的学生是独生子女。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如果能够逆势而上,勇于担当,继承传统,改革创新,保证德育工作不出乱子,进而有所建树,探索出一套新的德育体系,那将是一件惠及当代、泽被后人的功德无量的事情,是对人类教育史的重大贡献。刘彭芝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她用四个“最”字勾画出了当代教育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即困难最大,机遇最大,责任最大,如果做得好贡献也最大。

  其实,早在1997年的“密云会议”之后,人大附中就确立了“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高尚品德”的学生培养目标。“全面发展”是一般学校都应达到的目标,但对人大附中的学生而言还应该突出特长,在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能出类拔萃,要进行非常规培养,尤其要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同时,德育在学生培养中应该是重中之重,要重视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大附中的学生培养目标,必须以高尚的品德来“曲终奏雅”,不仅能“独善其身”,而且能够“兼济天下”,即德性+个性的人。

  在人大附中,德育工作遵循五个原则,即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人大附中制定的校训“崇德、博学、创新、求实”把“崇德”放在首位,在评估教学工作时实行“德育欠缺,一票否决”;始终坚持把师德建设作为德育的基础;始终坚持把德育贯穿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始终坚持德育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始终坚持把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

  何为人才?刘彭芝认为重点是两条,一是高尚品德,二是聪明才智;高尚品德是灵魂,是精神,有了高尚品德,聪明才智才可以服务于祖国,造福人民;高尚品德是“道”,聪明才智是“器”,“道”在“器”之上。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品德化育品德,以素质提高素质,这才是德育的康庄大道。

  做好德育工作有五个着力点,即守住底线很重要,刘彭芝的底线有两条,一条是遵纪守法,一条是珍爱生命;放大自我很重要,让学生能够明白推己及人,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是平等的,从“小我”走向“大我”;榜样很重要,最应该做孩子们榜样的人是教师;校长很重要,校长是学校的旗帜,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工作的领跑人;掌握新知识很重要,必须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度,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尽可能与学生多相处,做好交流与沟通。

  同时,德育要走出五个误区,一是要走出社会、家庭、学校“三分天下”的误区,二是要走出“今不如昔”的误区,三是要走出“智育”与“德育”互为因果的误区,四是要走出“专职教师打天下”的误区,五是要走出在“德育是虚,智育是实”的误区。

  刘彭芝也常常在思考,一所世界名校,它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它的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与世界交流无障碍”固然是他们必备的能力之一,但创办世界一流学校,绝不能满足于只让学生学习英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成为拥抱整个世界的人。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