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理门诊 > 正文

霖田疗法的理论基础

  • 日期:2011-07-15 08:25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关于神经质症的理论森田先生最初提出了“神经质”的概念。他认为神经质的症状纯属主观问题,因此他不把“神经质”作为一种疾病看待。后来森田先生的高足、森田疗法的另一代表人物高良武久提出了“神经质症”的概念,他指出:“神经质症是神经症的一部分,森田疗法不可能治愈所有的神经症,只有神经质症才是森田疗法的适应症。”神经症包括的范围很广,既可以是精神上的障碍,也可以是身体上的障碍,还可以是精神障碍与身体障碍兼而有之。神经质症则只是神经症的一部分,主要表现为患者具有某种并非器质性原因造成的症状,这种症状对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造成影响。患者本人有强烈的克服症状的欲望、并一直在做着克服症状的努力。如果患者对症状没有意识,也没有克服症状的强烈愿望,就不是神经质症患者。神经质症患者的症状带有很大程度的主观臆测性。这类患者常把一些生活中正常的心理与生理现象视为病态的和异常的,因此产生心理困扰,他们认识到这一点并想努力消除这种困扰,结果适得其反,困扰不但未能消除,反而病态地固定下来,便形成了神经质症。
     容易出现神经质症的患者往往有特殊的性格特征,具体包括:①具有极强的完善欲,主观要求过高;②比较理智,很少感情用事;③性格内向,比一般人具有更敏锐的感受性;④没有反社会的倾向,不会成为罪犯。森田先生根据其对“神经质”的理解,将其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按症状分类):1.普通神经质(所谓神经衰弱)包括头痛、夫眠、头脑不清、易兴奋、易疲劳、脑力减退、乏力感、不必要的优虑、胃肠神经症、性功能障碍、眩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2.强迫观念症(包括恐怖症)社交恐怖、口吃恐怖、尖锐恐怖、高处恐怖等。3.发作性神经症包括心悸发作、焦虑发作,呼吸困难发作等。□关于神经质症形成的理论森田先生认为:神经质发生的基础是疑病素质。疑病素质表现为精神内向,对自己身心的活动状态及异常都很敏感,容易将正常的心理与生理现象视为异常,总是担心自己的身心健康。根据森田理论,这是属于人类本性的生存欲的表现。
     事实上,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健康,但如果过分担心自身状况,过分自我关注,便会形成疑病素质。由此看出,对神经质的发病具有决定作用的就是森田先生所说的疑病素状。其次,森田先生认为,精神交互作用促进了“神经质”症状的进一步发展。所谓精神交互作用,就是指因某种感觉,偶尔引起对它的集中注意,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起来,而这一敏锐的感觉越来越吸引注意进一步固定于它。感觉与注意进一步交互作用,使这种感觉变得越来越过敏。例如,神经质患者因存在疑病素质,把偶然的一次没睡好觉当作是异常现象而加以特别关注。从而引起了对这种感觉的恐怖和预期不安,由于精神交互作用,逐步形成了失眠症状。此时患者的注意完全固着在他的神经质症状(失眠)上而无法自拔。此外,森田指出,患者陷于“思想矛盾”之中,这也诱发“神经质”症状的形成。其表现是:“理应如此”的愿望和“事已如此”的现实之间的矛盾。由于有疑病素质的人是“完美主义者”,他们往往在欲求与现实之间形成思想矛盾,并力图解决那些现实无法解决的矛盾。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采取了主观强求的态度,促使神经质的症状越来越严重。
     综上所述,森田疗法关于神经质症形成的机理可概括为:由于疑病素质的存在,在偶然事件的诱因影响下,通过精神交互作用而形成神经质症。造成神经质症的根本原因则是患者想以主观愿望控制客观现实而形成的“思想矛盾”。□关于神经质症的治疗原理根据上述理论,森田提出了对神经质症的治疗原理,其要点在于陶冶疑病素质,破坏精神交互作用和消除思想矛盾。神经质症的形成是精神交互作用的结果。要对其进行治疗,就必须打破这种精神交互作用。森田指出:要对症状采取“顺其自然”的接受态度,而不能采取对抗的态度。只要患者在心理上放弃对症状的抗拒,就会切断精神交互作用,症状就会减轻以至取消。因此,“顺其自然”的治疗原理正是森田疗法的治疗秘决和最基本的治疗原则。神经质症最基本的特征不在于某种表面、外显的症状,而在于患者心理上对症状的一种本能的抗拒性,力图摆脱症状。例?:见人恐怖不能说是神经质症,而企图克制自己的恐怖并为此而苦恼才是神经质症;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说是神经质,而力图抗拒这种现象并为此而苦恼者才是神经质症。由于这种对抗的态度,症状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固定了下来。正如我们前面所举的例?:失眠者越是企图赶快入睡,就越难以入睡;而见人恐怖者,越想在人面前保持平静,就越恐怖。
     因此,患者越是千方百计地抗拒症状或消除症状,症状反而越严重。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森田先生提出了“顺应自然”的治疗原理。所谓顺应自然,森田把它看作是相当于佛禅的“顿悟”状态。而“顿悟”就是让神经质症患者认识并体验到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体验到对超越自己控制能力的自然现实进行抵抗是无用的。这样才能达到一种与自然事物相协调的生活态度。也就是说,患者应老老实实地接受症状,真正认识到对它抵抗、压制和回避都是徒劳的,不要把症状当作自己身心的异物,要视若平常,对其不加排斥和抵抗,带着症状从事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活动。“有,就让它有!”这就是“顺其自然”的态度。患者要承认现实,不必强求改变。如果见人感到恐惧,那就让它恐惧好了;失眠者,不要强求入眠,要采取睡也行,不睡也行的态度;感到痛苦,就让它痛苦好了……要直截了当地接受症状,并带着症状去生活,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即“忍受痛苦,为所当为”。对人恐怖的患者,虽然在人面前感到恐惧,但并非不能说话,要带着恐惧去与人交往,忍耐坚持下去恐惧就会减轻。这主要是由于“顺其自然、为所当力”的态度被坏了患者的精神交互作用,解除了其“思想矛盾”,症状也因而减轻和消失。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