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长 > 家长学堂 > 正文

中国式父母困惑:回归还是偏离 谁主沉浮?

  • 日期:2011-09-18 09:34
  • 来源: 快乐学习
  • 浏览:
  • 字体:[ ]

  中国式父母:摸着石头过河

  在中国做父母,是一项百转千回、错综复杂的“事业”

  “一切事情,能不能等到20号以后再说?”接到《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的约访电话时,受访家长们的回答出奇地一致。接着,是一样的解释:2月21日正是北京市百万中小学生的开学日,在此之前,他们希望不受打扰地陪伴孩子。

  陪孩子成为一个越来越被接受的理由。出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后的中国父母们,正在用它戒除好友聚会、K歌泡吧等私人乐趣,谢绝周末加班、长期出差甚至职位升迁等工作机会,以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下一代。

  然而,父母的良苦用心常常事与愿违。一家国际青少年研究所进行的一次名为“你最尊敬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结论显示,父母都进入了日本和美国高中生心目中的前三,而对于中国内地一万多名受访高中生来说,母亲、父亲则屈居第十与第十一。

  “感动”“可悲还是可敬”“残酷的爱”,这是在国内知名搜索网站输入“中国式父母”后显示的标题。这些夹杂着爱与恨、感激与反省的词语背后,正隐含着无数个百转千回、错综复杂的中国父母的故事。

  家家有本自己的“谱”

  “虎妈的教育方法,我是坚决反对的”,这是44岁的北京妈妈李华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她穿着工作制服,没有化妆,嗓音有着北方人的粗糙与大气。

  她成长在部委大院里,从小挂着钥匙和其他孩子四处串门,唯一对成绩紧张是在放假前拿回成绩单的日子。她的中将父亲很少顾家,母亲是一位“自私不讲理的官太太,态度很像虎妈”。

  小时候,妈妈为她做短袖衫。充满期待的李华偶尔问:“妈,你做好了吗?”没想到,妈妈立刻沉下脸,“怎么,你是嫌我做得慢,还是嫌我做得不好呢?”接着便是一顿打。

  她深受刺激,“从小就有特别强烈的想法,我受过的罪,一定不能让我的孩子再受。”

  直到她有了女儿刘依晨。她的开明与呵护,不同一般。依晨曾有一段时间不想写作业,老师提醒家长管教,可依晨阐述理由:“不写的作业全是基础,我从来不会丢分。那么宝贵的时间,应该用来提高弱项,不是吗?”李华想了想,也就随她去了。

  上高中的依晨会告诉她学校里从打架到早恋一切大大小小的事儿。女儿没有心仪的男同学,李华先敲了边鼓:“在我看来啊,那种太细腻的男生真的不适合你。”

  “尽管我不认同虎妈的一些方式,但是我理解虎妈”,广州妈妈黄湘雯的观点则与李华相反。从女儿心怡三岁多起,黄湘雯便为女儿选择学习钢琴和羽毛球。

  她感受到羽毛球为女儿带来的好处,是源于一次比赛。那天下午,心怡要与六个人对决。打到最后一场时,筋疲力尽的女儿在黄湘雯面前大哭一场:“我实在受不了了,不打了。”

  “妈妈没有关系,你可以不打。这是你自己的选择。如果你觉得还能坚持,你就争取。”

  心怡最终坚持下来。之后,她在日记里记录,“坚持真的可以克服困难,获得胜利!”

  于是,当黄湘雯看到名人洪晃发表的一条微博——洪晃说“虎妈”是“地狱老母”,在部分网友中引起共鸣时,她发了评论:“你培养了孩子的毅力、勇敢,难道不是她们的童年吗?”

  黄湘雯希望女儿的童年过得更有“质感”,而这种丰富与计划,正是她的童年所缺乏的。

  她至今懊恼自己太过平凡,没有一项特长。身为普通市民的父母对教育没什么想法,在她填报大学志愿时也毫无建议。她懵懵懂懂地读了土木工程,毕业后稀里糊涂地转行,至今每天还要自学英语、法语:“全靠自己积累争取、跌跌撞撞地寻找方向。如果父母当初管教多一点,应该会比现在顺利得多。”

  黄湘雯认定钢琴为一项兴趣爱好,而羽毛球能强健体魄。在她看来,这两样便是父母应该赠予孩子的礼物,简单而重要。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