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 > 化学百科 > 正文

中学化学教科书的体系

  • 日期:2009-07-17 19:00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化学科学有自己的体系。中学化学课程是根据中学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化学科学中精选出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组成的。为了反映物质的组成、结构、相互反应的关系的客观规律性,挑选出来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编排应该有逻辑顺序。但是仅按知识的逻辑顺序编排的教科书,并不一定适合于教学。因为它不一定符合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只有把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简称“三序”)十分巧妙地结合起来的化学课程结构,才是一个好的化学教科书体系。在编制化学教科书体系时,应该考虑学生这样一些认识顺序:从感知到理解;从已知到未知;从特殊到一般和一般到特殊的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和应用;从模仿到创造;从基本练习到综合练习;由易到难和由简到繁,等等。
     因为这些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学生的学习自然应该遵循这些规律。在编制化学教科书体系时,还应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学生学习化学课是从初三到高三,年龄大约是14~18岁,这正是少年期向青年期转变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逐渐成熟。在思维能力方面,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有相当的发展,但还需要直观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属于“经验型”逻辑思维;高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属于“理论型”逻辑思维。
     在观察能力方面,这个时期学生已能比较自觉地根据教学和实践的要求,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观察所要认识的事物,抓住事物的外部特征和本质特征。但是初三学生毕竟还有些“小孩子气”,在观察过程中有时难免“爱看热闹”,因受新奇事物的吸引而忘记观察的目的性。在编制中学化学教科书体系时,“三序”结合应以知识的逻辑顺序为主。也就是说,根据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将知识的逻辑顺序加以适当的调整、改造。使教科书既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又符合从感知到理解,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这样一些认识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能力水平。为了作到这一点,知识内容有的可以直线式编排,有的必须采用螺旋上升方式编排。编制教科书体系时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小,知识储备少,应当较多考虑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对于高中学生,由于他们年龄大些,知识储备多些,可以较多地考虑知识的逻辑顺序。
     总之,教科书是否好教好学,主要取决于“三序”结合的合理化程度。按照义务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分小学、初中两段。高中教育分普通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中专、中技)两类。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今后应该有较大比例的学生上中专、中技等职业技术学校,上普通高中的学生比例应小一些。因此,初中化学课程应该独立自成体系。普通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化学课程应在初中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需要另行编排教科书体系。目前出版的初中化学教科书不下10种,它们的体系不同,风格各异。由于都要做到“三序”合理结合,因此它们的体系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教材的呈现基本上都是从感性材料到理性认识,即从空气、氧气、水等一些学生熟知的物质引出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
     2.理论概念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穿插编排,使理论概念的教学在一定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并使元素化合物知识在理论概念的指导下学习,做到相得益彰。
     3.为了使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学习能按照由简到繁,由单元基本操作到综合练习的合理顺序进行,多数教科书均把学生实验独立成书。但也尽量照顾到课堂教学的顺序,使实验在遵循实验技能教学规律的同时,也能发挥它及时验证和巩固化学知识的作用。高中教科书是根据《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修订本)》改编而成的。因为该大纲是一个过渡性大纲,不久就要颁布新大纲,编写新教科书,所以这个改编本不是重新编写的,而是将原有的教科书作一些章节顺序的调整,把一些难度较大的理论和某些有机化合物知识放在高三,作为分科性选修教材,其余的作为高一、高二的必修教材。必修教材的编排方式是,无机化合物在前面,有机化合物在后面。原因是无机化合物比有机化合物相对简单一些,放在前面,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顺序。
     在讲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以前,系统地讲了主族元素Ⅶ族、Ⅵ族和Ⅰ族三个自然族,目的是为讲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铺路搭桥。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之后再讲Ⅴ族,Ⅳ族,Ⅲ族的铝,Ⅱ族的镁,过渡元素的铁,这样便于应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理论指导这些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必修课有机化合物部分,基本上按官能团分类编排,并简单介绍了石油化工、高分子化合物等方面的知识。分科性选修课安排在高三。此时学生经过初三和高一、高二化学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化学理论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识。
     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学习反应速度、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胶体等理论知识和糖类、蛋白质等有机化合物知识,可以使整个中学化学所学到的知识更为系统、完整,使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的联系更为紧密,使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但是这样安排也有缺点,即高中必修课缺乏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和电解质溶液的必要的理论知识,造成一方面一些元素化合物性质用途得不到理论解释,只好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像化学电源、电解、电镀、金属的电化学锈蚀和防锈等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也因缺乏理论基础而不能讲,这对于大多数不选分科性化学选修课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缺陷。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