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 > 化学百科 > 正文

德国化学的思想基础

  • 日期:2009-09-30 08:32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德国化学的思想基础主要有两条明晰的线索:经验观察和自然哲学。德国化学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后取得的关于炼金术与医药化学方面的成就,是它后来崛起的一个重要基础。德国血统的医药化学家帕拉塞斯提出的“破译”自然界现象的“三要素说”,将化学首先从古希腊混沌的自然哲学中释放出来,成为以医药为主要表现的医药化学,从而在17世纪诞生了一大批所谓的“医药化学家”。此外,海尔蒙特(Van Helment,1577—1644)在德意志地区游学期间,进一步把医药化学具体化为一种现今我们所知的类似于生理学的形式。同时,还对“三要素说”进行了物质化的半定量实验,并将医药化学推进到部分展现物质运动形式的化学哲学。到 18世纪初,“三要素说”直接成为德国医药化学家贝歇尔和斯塔尔提出的“燃素说”的依据。按照这一学说,物质燃烧是放出自身那部分不可称重的流质“燃素”的结果,从而认为对于化学现象的研究来说最好就是运用直观的实验和观察方法。
     显然,这种经验方法是同客观实在的燃烧现象密切相关的。因而从表面看来,它的公理很能说服即使是实践经验很为丰富的人。“燃素说”给德国化学的发展最早打上了经验观察的烙印。此外,1780—1830年期间在德国的丰富的哲学思想库中,也有部分内容为德国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定思想基础的作用。这就是德国的“自然哲学”。它对化学作用的结果,在化学史研究中被称作为“浪漫主义化学”。德国当代历史学家指出,德国“自然哲学”并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只是一种哲学,事实上起码有两种界限和应用范围不同的“自然哲学”:先验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自然哲学。后者又可分为“浪漫主义自然哲学”和黑格尔提出的“思辨自然哲学”。其中,思辨自然哲学对19世纪时期的德国化学产生了重要影响。①德国历史学家认为,那种以为德国自然哲学不利于科学进步的看法是不合适的。“自然哲学”对化学学说的产生具有启示性作用。可以说,它滋养着化学,特别是有机化学,促进了这一学科的发育和成长。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