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现在的学生为什么这么厌学?

  • 日期:2012-04-30 11:14
  • 来源: 网友上传
  • 浏览:
  • 字体:[ ]
我是一名老教师,想当初,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就是80后的年代里,学生的学习可不是这个样子的。记得那时经常停电,好像大部分晚自修时间都停电。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就坐落在田野里,那些初三的学生一遇到停电,没有任何喧哗的声音,还是那么安静的、那么自然的点起了煤油灯,虽然烟雾以及气味很大,但是没有一个学生会抱怨。

记得有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学生在停电后没有点灯,我就问学生,这么黑,我们要不要讲下去,学生齐声说老师你讲,于是在黑灯瞎火的情况下,我还是在讲课,讲的很久了,我就问学生,我们可以结束了没有,学生说:“老师继续讲吧!”就这样我询问了三次,学生们还是意犹未尽,最后还是勉强的结束了这节课。

还有一次,我的印象也是很深刻的,那一年我被选上县党代表,要去县城参加党代会,时间是四天,也就是这个礼拜基本上没时间上课了,于是我就对学生说,这个周我要去开会了,我们本来要上“因式分解”这个内容的,我想你们自己也能学好的,所以我就不讲这些内容,你们自学,我回家后考查一下。学生们都同意了,于是我就放心地去开会了。那是我还是有些担心,因为这个内容也不是很容易学好的,我怕他们自学过不了关,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在根本就没有人督班的情况下,学生么学得特别好,做了个测验,竟然优于有老师上课的平行班。我当时也特别感动,这些学生真懂事,真自觉。

那时我年轻,而学校又在乡野里,没地方好去,我就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投到了学生那里,就是在玩的时候,也和学生在一起。那时的家长或者说乡村的民风也特别淳朴,我记得有好几次,我出去家访,每到一个村,家长们就会围过来,讲哪家的孩子学得好,哪家的孩子有欠缺。傍晚学生们一回家,家长们就会安排他们干些农活,这些孩子二话没说,卷起裤腿,拿起农具就下地。回家吃完晚饭后再做家庭作业。那个时候,我觉得教书是快乐的,孩子们的读书也是快乐的,似乎没有人会觉得读书是一件苦差事。

说实在的,我也喜欢读书,我不知道什么叫厌学。我当年考大学,是在高中毕业四年后,在没有进过一天教室复习的情况下,甚至没有落下一次的生产队劳动的情况下,完全靠自学,靠每天晚上复习到12点以后的劲头,才考上大学的。虽然我考得不好,可是我觉得我离不开读书,到现在我还是能坚持每天手不释卷,研读好几个小时。

大约九十年代开始,我就发现学生读书的劲头下降了,那是我当校长,我做了个调查,发现已经有大部分的初中学生出现了厌学的情况。这种厌学,似乎始于农村的那些男孩,尤其是那些有个姐妹的男孩,或者是独生子。那个时候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孩子也宠得起了。有的家庭中,女儿的成绩是乡校数一数二的,而她的弟弟的成绩却差的后十名。而且这种现象非常多,当时我不解,为什么父母更关注男孩,而男孩却一点都学不好。这里男孩似乎是厌学的先行者。

后来我知道,原来厌学与家庭条件有关。在我校的时候,或者更早的时候,能上学时一个人的荣耀,是来之不易的,而且左邻右舍,乡里乡亲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同时对读书人的角色期待也不一样,似乎读书人是文明、道德礼仪以及文化的化身。被的不说,村里的村民买了一条扁担,买了箩筐,买了什么农具,都会找那些读书识字的人,要他们写个字,那些字写得好,就会受到很大的赞誉。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原来出去读书是离苦得乐,现在倒了个格,读书是离乐得苦。有几个人喜欢吃苦呀!况且,社会上有很多的现象,证实了读书好并不一定人生就会幸福,读书不好的,照样升官发财,所以这也成了很多学生厌学的借口。不过最重要的还不在于此,现在很多的家长太过于执着孩子的成绩,似乎孩子的成绩好了,他的这一辈子就幸福了,在比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孩子反抗的是家长的逼迫,但关系的紧张都在学习时发生的,所以孩子以为学习会让他们很难受。

其实读书的本身并不是很苦的,相反我都觉得很有趣味。因为真正的读书,不带有任何压力的读书,是自我控制的读书,符合自己需要的读书,是很有趣的。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