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五步单元指导法

  • 日期:2011-07-25 08:34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这是根据山东利津二中张连忠老师实验并总结的“五步单元教学法”而设计的。“五步单元教学法”的 5个步骤是:1.定向;2.教读;3.自读;4.作文;5.总结。现分述如下:第一步:定向从整体着眼,从综合入手,是单元学习不同于传统单篇教学的一个明显标志。因此,从单元学习准备之始,便要注意一个单元在一册教材乃至整个学段语文知识结构中的独特地位,从上下左右的纵横联系中,确定这一单元的理论价值、能力价值、教育价值和实际应用的价值,同时还考虑到单元预定目标的实施与学生现有水平的差距。力争从实际出发,进行定向引导。每单元开始,在学生粗略通览课文的基础上,注意下列内容:(1)单元的总体目标及学习重点、难点;(2)单元文体知识及相关资料;(3)总体阅读提纲;(4)作文训练的范围、重点等。如初中学习《在烈日和暴雨下》、《多收了三五斗》、《老杨同志》、《杨修之死》和《筑路》一单元,教材中所规定的“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继续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这两项教学要求中,第二项属复习强化性的。第一项既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也是掌握的难点。
    必须紧紧抓住,因为只有抓住、突破这一重点、难点,才能理解祥子悲惨命运的社会原因和自然原因,才能解决“旧毡帽朋友在多收了三五斗以后为什么得到比往年更坏的兆头”等问题;也只有扣紧这一学习目标,自学时才能真正体会保尔及其战友们的英雄本色之所在。从新单元开始,列出阅读提纲和写作要求,则是解决传教学中学习盲目性的有效措施。语文教材的编写,虽说篇目有较严格的选择标准,但入选教材中每单元的知识点是难以计算的。而定向任务完成以后,学生学什么,练什么,已“胸中有数”,这便为下步有的放矢地学习,打下了基础。第二步:教读“教读”,指对基本篇目及知识短文的教读。每单元的教读课,采用“设疑引导、自读自查、讨论练习、归纳作结” 4种方式。目的是想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读”来解剖麻雀。探寻这类文章的学习规律,作为学习其他文章的范例。教读课文的处理,表面看来仍是单篇性的,但它与传统的单篇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儿的篇是在单元中占有独特位置而体现着单元特点的篇,这儿的单元也不是单元内各篇课文的简单相加。
     如上文所举单元。作者不惜笔墨详写的烈日之烈和暴雨之暴,这就是祥子活动的自然环境,除了根本的社会原因外,祥子之所以“哆嗦得象风雨中的树叶”,自然环境的恶劣便是直接原因。“旧毡帽朋友”的命运之因何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当局相互勾结、肆无忌惮地吮吸农民血汗的社会环境的作用,就充分显示出来了。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的作用,正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所在。这样,不仅突出了单元的重点难点,而且为后面学生的自读起到了良好的“举一”作用。第三步:自读单元的自读课文和补充课文,采用了“自读、自问、自查、自测、自结”5个环节来处理。为使学生自学有章可循,可设计一个“单元自读摘要一览表”,此表分5大部分(1)基础知识,(2)审题辨体,(3)选材立意,(4)布局谋篇,(5)语言表达,每栏中再分设许多小栏目。想借此在阅读和写作中学习一点文章学的知识,借以形成阅读、写作共有的5个思维定点,把教读和自读结合起来,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以利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达到“反三”的目的。在自读阶段。一方面要注意单元这个大整体,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单篇这个小整体,既要异中求同,也要同中求异。
     如建筑物说明单元,单从“布局谋篇”角度说,《苏州园林》用了“总说、分说”的结构层次,《中国石拱桥》用了“层层深入”的结构层次,《故宫博物院》的结构是按空间安排的,《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则是按参观的先后来安排的。处理这些课文只有在紧扣了“了解说明事物的层次”这个总目标的前提下,让学生在“读、问、查、测、结”的实践中,通过反复的,多角度的比较、归纳,才能从不同的侧面来体现单元目标,形成更高一层次的网状知识结构。第四步:作文(含口头作文)单元中的知识是一个整体,训练也应该是一个整体。单元学习,不能仅仅限于“单元教读”,而应该包括“单元教写”。阅读、写作的教学目标,在同一时段内,应该是一致的,训练也应该是同步的。因为二者的联系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定向”阶段明确了单元作文训练的范围和重点。在这儿便要进行写作的训练。这是一次较综合的也是较及时的教学信息反馈,较之传统的读写脱节的做法,更能体现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仍以建筑物说明单元为例。“定向”阶段已确定了“说明建筑物”的训练范围和“按空间安排说明顺序”的训练重点。
     明确了写作训练的任务以后,在单元的教读和自读中,必须受到课文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等诸因素的影响,加之有了观察生活、积累材料、借鉴方法、提高认识的充余时间,所以行文比较从容,自批自改起来也有“法”可依。第五步:总结从信息论的角度分析,必须在单元学习中及时回收每一课、每一步学习活动结果的信息,作为下一步学习活动的依据。这种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排除干扰,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如果说在前几步中的信息反馈是局部的话,那么到这一步则又是整体性的了。通过的这样的总结,可以及时地补充不足、纠正偏差,有利于下一单元的学习,也有利于单元以外的继续学习。总结大致可分为三个环节:1.归纳,2.检查,3.体会。(1)归纳。归纳就是对单元知识和训练进行再一次的整体认识。它就象“交给学生一条绳子,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识‘并串联’起来,形成网络,使之结构化,以纳入学生的认识体系,搞好信息编制。
     ”实践证明,这类归纳性总结,对强化单元教学目标,是十分有益的。(2)检查。一个单元目标实现得如何,在教读、自读、作文每一个环节中都有大量信息反馈回来。依靠这些信息,不断调节着学习方向、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但这些信息仍属零散的、局部的,其信度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有必要安排一次更高一层的检查。检查的内容,即所有体现着单元要求的内容,检查的方式:提问、作业、讨论、测验均可。例如测验,学生在把握单元总目标的前提下,自己命题、抽签作答、交叉评改。对知识形成技能,进而把技能用于实践,无疑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3)体会。在单元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除要求对单元知识和单元训练不断加深认识以外,学生还有个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要求。这也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所以在单元教学的最后一步,要安排写心得体会的环节。通过自我分析、评估学习中在内容的掌握、方法的运用及心理的调节等方面的得与失,对学习过程中自我调控、扬长避短、查缺补漏,无不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