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频道

家长提前“备课”,做好入学准备(2)

  • 日期:2013-07-02 10:59
  • 来源: 自学
  • 浏览:
  • 字体:[ ]


  王水凤老师提醒家长,孩子入学之后,每天回到家,家长要关心的问题应是“宝宝今天开不开心”、“今天又有什么好玩的事”,而不是“今天老师批评你没有”、“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你怎么这么笨”之类。孩子接受的“舆论导向”很重要。家长一定要坚持正面引导,让孩子知道自己已经长大,成为一名小学生,可以在校园里和老师同学们学习、游戏,可以交更多的朋友等,让正面信息始终围绕着他,让快乐情绪伴随孩子的学校生活,培养孩子阳光、健康的心理,使他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渴望学习、渴望与他人交往。

  [教案之三]

  让孩子习惯按时作息


  入学后,孩子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作息时间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还要学会在上课的几十分钟内安静地坐好。

  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时,吃好、睡好、玩好是生活的“主旋律”。临近开学,家长要及时调整孩子的生物钟,让孩子在作息上逐渐适应,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幼儿园往往有加餐时间,而上学后没有课间加餐,家长应逐渐培养孩子按时进餐。每餐尤其是早餐,要养成吃饱、吃好的饮食习惯,养成上课时不喝水、不上厕所的习惯。

  赵艳芳老师建议,家长可以按照小学的时间表为孩子列出一份作息计划,比如早上7点左右让孩子起床、洗漱、吃饭,中午要午睡,晚上9点左右上床睡觉等。每天给孩子定个小闹钟,调整孩子的生活起居习惯,养成孩子自己准时就寝、准时起床的习惯。早睡早起,午间安排孩子进行一些活动,逐渐减短午睡时间;晚饭后让孩子看自己喜欢的书、讲故事、布置手工作业等,使孩子上学后能够养成晚上做家庭作业的习惯。

  赵艳芳说,养成某种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老师和家长都要有一定的耐心,给孩子一段适应的时间,对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要进行热情鼓励。

  [教案之四]

  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


  教给孩子生活的基本技能是父母最起码的责任,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被溺爱得失去了基本生活能力,不会穿衣,不会系鞋带,甚至连吃饭还要靠喂,习惯于一切都有人操心、代劳,离开父母后就变得惶恐不安。

  河南省实验小学的王钢老师说,从孩子报名入学那天起,家长就应该放开孩子的手脚,不要再包办代替。平日要注重训练孩子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教会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穿脱衣鞋、洗漱清洁等生活技能;知道自己带出去的东西自己要带回来,以免在学校丢三落四;自己能够根据天气的变化,临时穿脱衣服等。

  逐渐培养孩子把自己的东西固定放在一个地方、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的习惯,书包、鞋子、衣服等都要有固定的地方,不能随便乱扔,让孩子在井然有序的环境中长大。有意识地训练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小柜子以及自己的房间等,让他们对自己的物品心中有数。

  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每天按照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孩子刚开始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盒时,可能会手忙脚乱,家长这时只能指导,不要替代。整理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和复习的过程,是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

  要使孩子有规则意识。入学第一天老师就会向孩子讲清楚学校里的一些规章制度,但在入学之前,家长不要急于告诉孩子这些,以免孩子产生害怕制度约束的心理。等孩子放学回到家再跟他交流,让其说说学校里的新鲜事,和托儿所有什么不一样的规矩。这样循循善诱,更有利于孩子遵守学校制度。

  家长要教会孩子规范地写出自己的名字、父母的名字以及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能重复简单的口信,以便记住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交代的事情。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