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到底有没有救过妈妈 3位小学教师提出质疑(2)

  • 日期:2009-09-23 13:27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审视教材的一个准则:常识

    “现行的几套主流小学教材,的确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昨天,绍兴稽山中学教师蔡朝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侧重于关注那些不适当篡改、价值观念上值得商榷的课文。这些文章都是现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找出来的,浙江省用的也是这些教材。”

    “我现在教高中学生,计划在三年内,引导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看一些美好的童话、经典电影等,这些作品有一种人性美,融‘伟大’于平凡中,我知道学生的童年里缺少了这一课。”

    一个高中教师为何会关注小学教材?蔡朝阳说:“自从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才更加深刻理解到,一个成年人对孩子所肩负的教育重任。作为孩子启蒙读本的语文教科书,我们有责任吹毛求疵,有责任让它尽善尽美。”

    “我提出一些观点,不敢说都是正确的,但是一种不同的声音。我在审视这些教材时,有一个准则就是:常识。”

    桐乡凤鸣高级中学老师吕栋认为,教科书是孩子文学启蒙,任何虚假都来不得。他说:“看到我们的小学生每天捧着课本,用稚嫩的声音认真朗读这些文章,还把那些有可能是杜撰的故事背下来,我们能安心吗?”

    三位老师挑出的“刺”

    ●《检阅》:三年级下册第14课,P56~58,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挑刺:波兰国庆日的更改已经20年,教材却视而不见。

    ●《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7课,P93~95,2008年5月

    挑刺:时间不明确,情节虚假不真实。

    ●《陈毅探母》,《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P63~65,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

    挑刺:虚构故事。

    ●《母亲的恩情》 《语文》二年级(下册)第9课,P52~54,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

    挑刺:编排上“文包诗”,封闭了原诗想象空间。

    ●《乌鸦反哺》,《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P71~73,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

    挑刺:乌鸦无家庭,无从反哺。以美德绑架孩子又一例。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根据罗大里(意大利)的《不肯长大的小泰莱莎》改写。三年级上册P7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5版

    挑刺:改编时严重歪曲了原文。

    ●《朱德与兰花》四年级下册P24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挑刺:故事时间均经不起推敲。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