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看书读图解题学习法

  • 日期:2011-08-08 08:40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出问题,是教师按照备课中,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该单元的知识拟编成的题,逐一地提交给学生,使学生明确探讨目标。2.看书、读图,理解教材根据教师的要求看书读图。通过看、分析、对比、归纳、综合,探求问题的答案要点。看书读图是很重要的一环,是进行下一步的基础。教师在布置完问题后,要提出具体要求。如看书的页数和段落,读什么图。为速度快一些,可适当地暗示(方向性提示)。如该题应四点说明,教师可这样说:“您能不能从四个方面来问答”。如有生字难词,教师应解释一下,扫清看书读图的障碍。然后检查学生是否都按要求做了。这时教师转身板书和准备必要的教具(挂图、仪器、模型、幻灯等)。板书完后,再检查学生看书读图的情况。按时间进度(一般需要1-3分钟),就可以进行下一步骤了。
     3.师生共解,即时结论问题的解答,是信息的反馈和提取,是对学生看书读图效果的检验,是每一个问题的教学高潮。在解答问题时,坚决杜绝单纯由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更不允许对答问的学生采取长时间的追问,造成答问学生“受审”式的心理压力,而其他学生在一边看热闹的冷清场面。这样做也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教师要注意调控方向和掌握进度。若学生基础差,或方法刚实施,学生不适应,或问题难度大一些,老师可多解答或全答;若学生基础好,或方法实施有一段时间,学生比较适应,或问题简单一些,可让学生多解答和全答。老师和学生应穿插交错解答,形成一种共同探讨的场面和气氛。在师生共同解答问题时,教师要灵活地运用地图、仪器、模型、幻灯等各种教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解答问题时,要写出要点,要点要一目了然,简炼中肯。同时要把要点记在本上。当一个问题解答完后,应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问题。在初中一堂课,一般可拟编4—7个问题;在高中一节课,一般可以编4—9个问题。每个问题的时间,一般应控制在4—8分钟。(包括学生看书读图和师生共解的时间)。
     4.归纳总结,强调关键。由于前面已经把教材按问题的形式都弄明白了,在总结时要把问题贯穿起来,并且强调关键,突出重点。(总结一般应控制在2—3分钟内。)5.巩固练习、学以致用。课堂巩固练习是做书后练习,或填充图,或做老师拟编的题。尽量要求在课堂上完成。课堂练习,是知识的迁移。也是学生信息的提取,是能的初现。控制在10分钟左右。在实施“看书读图解题课堂学习指导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解决学生由不爱学到爱学的问题。通过一定时间,使学生凳子能坐住,书能看懂,图能读进去,养成良好的看书读图习惯。这一阶段也是为下阶段打基础。时间大约需要半学期到一学期,若是高中,这一阶段的时间就很短了。
     第二阶段,主要解决学生由爱学到会学的问题。要逐渐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对比、归纳问题的能力。即不但学会,还要会学。各阶段时间的长短、视教师的素质,师生的配合,学生的基础不同而不同。第二,要与三段式的教学法,如读、问(议)、讲分开。区别在于,把三段式的问(议)和讲结合在一起,形成师生共同解题。第三,运用此方法,一般不课前预习和留课外作业。强调在45分钟内要质量,把课余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开辟第二课堂活动。第四,为了使教学信息传递程序化,编印相应的学习辅导提纲。问题之间留有空格,便于学生记录要点。每课后面的课堂练习题型多样,把教材上的思考与练习,填充图册协调起来。教学辅导提纲又是笔记本,又是练习本,具有多种功能。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