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动力的十大因素及其培养

  • 日期:2010-06-03 09:09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我们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理解为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方法的科学性的结合,不同水平的积极性和不同水平的科学性的不同结合,就形成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千差万别。学习积极性是构成学习主动性的基本因素。学习积极性乃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倾向性,决定这种倾向性强弱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某种心理动力。心理动力与其他心理现象一样,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反映,说到底也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是由内外各种有关因素交错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所产生的“力”按其来源和方向可构成外部动力系统(含推动力和吸引力)和内部动力系统(含被动性内驱力和主动性内驱力)。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经过多年的实践,将多年来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总结为如下十种:一、学习任务没有学习任务就构不成任何学习活动,但是学习任务是由社会赋予学生的,是一个外推力,它首先使学生产生一种压力感。教学过程要全面完成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思想品德的教育和提高等多种任务,这要求教师恰当地掌握好各种“度”。
     教学大纲已经为我们指导性地规定了这些“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水平、特点来处理教材,特别要控制好教学的难度和速度。教学的难度与深、广、新颖的程度成正比关系。控制好这些“度”,会使学生产生适当的压力感,否则压力太低难以转化为有效的内驱力,压力太大则会因为负担太重而影响心理卫生,阻碍内动力的发挥。在提供适度的学习任务的同时,还应该配合有效的思想教育,如,学习目的性教育,意志品质的训练等,使学生产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的强烈的责任感。同时,还要让学生体会到完成任务的快乐,这样内驱力的性质向主动性方向转化,学习任务不再是单纯的外推力,而开始转化为吸引学生去刻苦努力的吸引因素了。二、领导督促领导督促使学生产生一种敬畏感,这是由于领导的职位产生的权力性影响的作用。这种敬畏感促使学生服从教学常规,产生服从感,这就是一种被动性内驱力的表现。成熟的领导在行使职权时常常凭自己的品格、才能、知识和情感等非权力性因素,去影响和要求学生,使学生由敬畏转向敬佩、信赖和亲切感,于是推动力转化为吸引力,同时服从的性质也有了提高,成为主动性的内驱力。三、规章制度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首先使学生产生一种限制感。学生在规章制度的限制下活动,产生一种被动性内驱力。对规章制度成功的管理,例如:有监督、有检查、有奖惩、不朝令夕改,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遵守规章制度的自然性需要,产生一种责任感,进一步转化为维护本班、本人荣誉的需要。到这个时候规章制度所引起的内驱力的主动性也得到提高。四、舆论舆论若要发挥其巨大的力量,首先要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个人的自尊心。正确舆论的形成也是集体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正确舆论下,大多数学生都会自觉地遵守纪律,刻苦学习。舆论首先使学生产生限制感,进而转化为责任心和荣誉感,这时学生开始关心舆论并争取得到舆论的表扬,由舆论所引起的内驱力水平也提高了。五、困难和失败困难面前有人失败了,有人成功了,这首先是因为困难使人产生焦虑.适度的焦虑是一种心理动力,加上良好的意志品质,应付困难局面的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者就会克服困难而取得成功。与此相反的是过度的焦虑,加上非智力因素的低、弱、应付困难局面的经验缺乏及学习方法的一般化,学习者在困难面前会不知所措、一筹莫展。过度的焦虑无疑是非常有害的。它可以干扰认知活动,降低学习的心理水平,影响能力的正常发挥。尤其是失败的挫折有时甚至会摧毁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因此教学该让学生在困难和失败面前进行意志训练,适度地焦虑和挫折会转化为心理动力。经多次的训练,学生尝到在应付困难和复杂局面中得到成功的快乐,它足可以抵消奋斗中的痛苦,久而久之学生会主动地迎接困难,不怕挫折,乐在其中。此时心理水平确实提高了一大步。困难和失败不再是可怕的,而是吸引学生去奋斗的因素了。六、前景对学生的最大吸引莫过于明天的快乐,例如优异的成绩,集体和个人的荣誉,创造性劳动的成功,美好的生活,现代文明和幸福等等都是诱人的因素。教师如能经常地为学生提供诱人前景无疑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向往、追求的意识和倾向,这是一种较强的心理动力。十年寒窗的辛劳在较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靠这种诱人的前景来支撑的。前景有长远、中近和近期之分,有经验的教师总是不断地给学生提出各种水平的目标,以保持和增强这种主动的内驱力。七、兴趣好奇乃是人类的天性,成人尚且喜欢和追求趣味性,何况少年儿童?兴趣是一种类似本能的需要,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所欢迎的教师,其教课的趣味性是重要原因之一。能产生和带来兴趣的事物确实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布鲁纳曾指出:“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然而,哪种事物更使学生感兴趣呢?实践证明,在教师生动形象地描述的基础上,新鲜、奇异和对今后学习、考试、生活、工作有用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中特别要注意使学生了解所学教材的价值,久而久之,兴趣会转化上升为爱好,而爱好则是一种积极的强大的内驱力。
     如果课堂教学要注意用增强趣味性来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话,那么第二课堂的活动主要是应该以兴趣来吸引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开展活动,实践证明,这种活动的成功会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甚至影响其一生。八、集体学生作为社会成员有很强烈的归属需要,他们需要交往,需要友谊,需要理解别人和被别人理解,也需要在集体中表现自己。团结温暖的集体对学生来说乃是一种强大的吸引力。特别是集体中的优良学风,对学生的学习动力更能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实践中往往发现有个别离群的学生,其实他们的内心同样具有强烈的归属需要,甚至比一般学生更强烈。优秀班主任总是在建立良好班集体方面下功夫。依靠集体,通过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在集体中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和帮助,也互相竞赛。大家也为了维护集体的荣誉而携手并进。学校中,特别是新时期的学校,怎样让学生过好集体生活,怎样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并以此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确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九、教师的特质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爱好及刻苦认真的程度,常常受教师的影响和启发。教师优良的工作作风,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高超的教学艺术以及对学生的关怀和期望,使学生产生尊重、敬佩感,同时也会产生某种追随感。千百年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这些特殊素质在教学中所产生的魅力,甚至可以改变学生的道路,鼓舞其一生。十、竞争也许找不到第二个词像竞争这个词那样能代表现代社会的特点了,学校何曾不是如此!高考升学是激烈的竞争,评三好学生是竞争,平时考试也是竞争……竞争本来是一个社会因素,是一种外推力,但是由于竞争的某些特点,如与一个人的前途休戚相关,它已经更多地表现在学生的心理上,即所谓思想竞争。由于竞争的激烈,就必然使学生产生一种危机感,而危机感则是一种强大的主动性内驱力。因此,竞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强烈吸引作用的因素了。对于危机感,我们太熟悉了,它确实是具有非同一般的作用。任何一个单位和个人都应该有点危机感,才能保持头脑的清醒,才能奋发图强,才能迎头赶上。教学中也要大胆地使用竞争的机制,开展学习竞赛,使学生有点危机感,使学生在竞争中自我实现。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