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 > 化学百科 > 正文

理论化学人才

  • 日期:2009-09-28 09:35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理论化学人才只关心化学的基础方面和引入新的化学知识,应用化学人才则关心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两栖化学人才①善于把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起来,善于把科研成果迅速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化学发展史上,曾有一段时间,化学科学研究差不多是由一些专心不二的化学家作为一种嗜好而经营着。他们只关心化学理论本身的发展,醉心于纯粹的理论研究,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理论化学人才。正是这些人的卓越贡献才奠定了化学大厦的基础。在化学史上有许多这样的生动实例。德国著名有机化学家凯库勒②终生致力于发展有机化学结构理论,提出了碳成链及碳四价学说和苯环结构理论,奠定了有机分子结构理论的基础。他的苯学说曾给正在黑暗中摸索的芳香族研究指出了前进的方向,促进了煤焦油工业的迅猛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德国化学会于1840年3月11日在柏林市政厅举行了化学史上盛况空前的大会,纪念凯库勒苯结构式首创25周年。在这个大会上,凯库勒致了答谢辞,并介绍了他的经历与有关回忆。在当时的演说中他叙述了关于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并揭示了他作为一个卓越的理论化学人才的真实的主观世界。他说:“关于我的许多研究工作,其中包括苯的理论,有助于煤焦油染料工业的发展,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可以断言,我并不是为技术而进行研究,而是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我对工业技术问题始终抱着极大的关心,但并未被它牵着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各位技术工作者赞赏我对工业技术的微薄贡献,使我欢欣倍增,感谢万分。”①凯库勒的学生、首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荷兰著名物理化学家范特霍夫(J.H.van’t Hoff)②也是终生致力于发展化学理论的典型范例。立体化学理论、化学动力学与热力学、溶液理论是他的三大贡献。
     其中任何一方面都标志着他是一位卓越的理论化学人才。德国杰出的有机化学家、1905 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拜耳(A·vouBaeyer)③则是另一类理论化学人才,他对于学说的确立并不关心,而是专心致志地开辟新的实验事实。拜耳是有机化学史上的伟大人物,近代合成有机化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尽管被人们誉为实验有机化学权威的拜耳对于学说的确立并不关心,但他在化学理论方面的贡献是很大的。如 1883年对靛蓝类染料的精细结构作了系统的阐述;1885 年他提出了著名的碳环张力学说;1883—1893年间研究苯及其衍生物的还原产物,提出苯的“中心式”,并对萜烯类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嘌呤类、糖类、多肽以及缩酚酸等四个方面的研究中作出卓越贡献的德国著名化学家、190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费歇尔(E.Fischer)④,也像他的老师拜耳一样,终生的科学研究对象都是离开当时工业技术需要的纯理论化学,他从未创立过一整套假说,而总是致力于事实的阐明。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