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为何难再出“贵子” 城乡落差揪人心(2)

  • 日期:2011-10-05 09:06
  • 来源: 新学期
  • 浏览:
  • 字体:[ ]

  林老师讲到,最打击他积极性的是,逐年增加的力不从心感。“近几年高考的改革力度越来越大,素质教育的内容成为重中之重,考试内容、考试方式不断变革,课本是新的,上级却很少组织老师培训,教学水平就这样逐渐跟城里老师拉开了。不少孩子很勤奋,不过现在高考不是光有一股劲头就能出成绩的。高考考题越来越灵活,考试内容越来越全面,和城市孩子相比,见识和眼光差一大截,能不输吗?”

  能力、视野的差异难以弥补

  记者连日采访发现,那些考入重点大学的农村孩子,他们虽是家乡的骄傲,却孤独奋战在城市里,并且逐渐意识到,教育背景的不同带来的能力与视野的差异,成了他们难以弥补的短板。

  8月23日中午,记者在中国人民大学校门口见到了满脸疲惫的姜羽,马上读大二的她刚刚做完家教回学校吃饭,下午还有一份兼职等着她。

  姜羽来自湖南农村,母亲在家种地,父亲一年有多半时间到外地建筑工地打工。当记者同她谈起寒门学子进重点大学越来越难这个话题时,姜羽拉开了话匣,“我们班30个人,像我一样来自农村的只有5个,并且我和另外两个同学都是复读了一年,因此我年龄在班里女生中最大。同学开善意玩笑叫我大姐,其实我最不喜欢这个称呼,却也不好意思不答应。”

  据姜羽讲,踏进校门的一年时间里,其实自己过得并不快乐,有种深切的错置感和失落感。物质的窘迫是次要的,姜羽感受最深的还是和同学有一种距离感,尽管在同一个校园,却跨不过那道鸿沟。

  “最难过的是发现自己除了考试成绩还可以外,别的一无所长。上英语课是我感觉最自卑的时候,同学口语纯正流利,我唯一一次发言,刚说了两句就听到有同学吃吃地笑我的湖南腔口语,从此再也不会主动发言了。班里同学课余时间忙着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舞蹈、围棋之类我不会,辩论、社会工作之类的社团,因为自己羞怯、普通话不标准,也没有勇气参加。”姜羽讲到,自己还有七八名高中同学在北京读书,大家聚会时谈起校园生活,几乎都遇到了融入难题。

  “我们农村孩子考重点大学本身就很难,等进入重点大学才发现此前教育让我们缺了太多东西,要融入同学之中、融入校园生活、习惯大城市的一切,还需要付出太多努力。”

  记者发现,农村孩子要进入重点大学,途径非常单一:只能拼高考分数。来自北京大学招生办的资料显示,最近五年北大招收的体育特长生中,来自农村的只有6%;而艺术特长生,迄今没有一位来自农村。除此之外,高考各种政策性加分、保送、自主招生等,也都几乎与农村子弟无缘。

  “我们从一开始就落后了”

  8月20日,记者在中央美术学院附近一所地下出租屋里,看到正准备打包行李回家的蓝辉。他来自山东农村,今年趁暑假来北京报美术培训班,提高画艺备战来年高考。

  当记者问及水平提高如何时,蓝辉一脸黯然,“现在好后悔来北京学习,严重打击了我的自信心。我们一行几个同学都有这样的感觉。没法比,差距太大了。”蓝辉讲到,自己认识了好几位美院学生,人家都是大城市里的孩子,从小学画,而自己学校的同学都是高一下学期才开始从零学起。“我们从一开始就落后了,奋力追充其量只能缩小差距,却很难追得上人家了。”

  走出出租屋,正赶上旁边培训机构下课,三三两两的小学生或背着画板、或拿着琴盒,走出门口,蓝辉一脸羡慕之色,“要是我从小也这样学习,现在画艺肯定很高了。我表弟今年也这么大,10岁吧,画画那叫有模有样,家里有心培养,可是最近的培训班在30里开外的县城,他爸爸出去打工,妈妈忙农活,能出得起钱也出不起人陪,这不,放假就在家晃着,给我打电话说现在打游戏水平特别高。我听了真心痛,我们农村孩子有好多好苗子,可惜条件太差,就这样耽误了。”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