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被曝潜规则 示范校抢生源考前暗中签约

  • 日期:2011-09-01 12:00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进入8月以来,家长刘先生和儿子长长舒了口气:在被中考签约折磨了几个月后,儿子终于凭优异成绩考进了心仪的高中。不过,签约又毁约的经历给刘先生的儿子留下了心理阴影,因为在母校老师眼中,违约学生都是不折不扣的“叛徒”。

  学生:碍于情面无奈签约

  刘先生的儿子在京城一所示范中学的实验班就读。初三第二学期,儿子和班里另外30多名一贯成绩优秀的学生被看中。学校向他们提出:只要和母校签约,将来无论中考成绩考成什么样都可直升本校高中实验班,但前提是:报志愿时要把签约校报成唯一志愿。

  收到学校抛出的“橄榄枝”,似乎应该高兴的刘先生和儿子却犯了愁。原来,刘先生和儿子都希望向比本校更知名的高中冲刺,但碍于班主任老师的面子,只得和学校签约。“从心里讲,签约很不甘心,既然孩子有这个实力,为什么不让他搏一搏呢?”

  带着这份不甘心,从今年3月开始,刘先生便将儿子的简历投进了几所目标校。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儿子班里其他签约学生的家长也没闲着,有不少都像他一样盘算着让孩子“另谋高就”。

  结果,到了报志愿的节骨眼儿,刘先生儿子班里一半以上的签约生毁约,气得班主任老师当场大骂学生是“叛徒”、“背信弃义”,搞得这些孩子在学校成天灰溜溜的。

  家长:为求保险进退两难

  刘先生告诉记者,和学生签约的大都是示范校,而且不在少数。通常,学校会参考学生全区统考的初三第一学期期末成绩以及一模成绩,并对成绩好的学生做出三种承诺:直升、降分录取或择校录取。

  “表面看上去,签约是一种升学保险,会为学生升学或进入实验班提供保障,但同时也可能会失去冲击更高目标校的机会。”刘先生说,“当然,如果不签约,中考是有风险的,不排除因为孩子一时发挥失常而落入比签约校更加不理想的学校。”

  出于这种心态,每年中考前家长面对签约常常都是进退两难。

  刘先生告诉记者,签约的家长和学生最关心能否能进实验班。示范校正是抓住这一心理,用“签约本校实验班”的做法打消许多家长和学生向更高目标冲击的想法。现实中,普通班和实验班在教学质量和师资配备上确实存在一定差距,在签约校的“威逼利诱”和家长不自信的双重压力下,不少成绩优秀的学生最终选择签约。

  专家:还是高考功利性作祟

  业内人士介绍,签约现象之所以存在,原因只有一个:好中学希望“掐尖儿”揽到好生源,从而提高高考升学率乃至重点率。

  “中考签约的实质在于提高办学质量,而办学质量的基础是生源。”北京某中学校长坦言:“签约就是在打‘生源战’。”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海淀、西城、东城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教育强区,也因此吸引了很多其它区县的优质生源,朝阳区每年中考成绩排名前400名的初中毕业生大部分都流入了这三个区。

  一个巴掌拍不响。学校的签约之举受到部分家长的追捧,特别是那些学习成绩不错却又不太稳定的孩子,更乐于签约。而部分能从初中直升高中的学生也反映,签约减轻了中考竞争带来的压力。

  尽管签约已成为中考升学的潜规则,并成为示范校“掐尖儿”的利器,但教育主管部门并没有出台所谓的签约规定,“纯属学校与家长、学生之间的协议,得不到正式认可和保护。”

  对此,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杨朝晖认为,提前签约方式不值得提倡。学校这么做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但是,暴露出学校的心胸不够大气,缺乏办学自信。

  还有业内人士称,这是高考功利性在作祟,正是因为社会普遍把高考升学率作为衡量办学好坏的唯一标准,才导致了示范校的“掐尖儿”。

  本报记者 贾晓燕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