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回应温总理教改意见中国教育如何摆脱"危机"(3)

  • 日期:2009-10-19 09:40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名家建议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

    须尽快确立“国家教育价值观”

    51岁的朱永新,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对于教育,朱永新一直不放弃任何机会鼓与呼,并积极推行着“新教育实验”。

    凌晨两点,朱永新还在回记者短信:“关于温总理教改意见,我有一些思考。”

    这是温总理教改意见全文见报后的第二天晚上。此时的朱永新正出差深圳。

    他发来了一篇整整1万字的《新中国60年教育历程及反思》。包括:中国教育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教育的主要经验教训;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建议。而后三个问题,竟洋洋洒洒7000多字。

    第二天中午,在记者的电话采访中,他又说:“昨晚我一夜未眠,一直在想:摆脱中国教育的现实危机,最最迫切的,也许还不是我在‘反思’里提到的那些问题与建议,而是必须尽快解决全民‘集体失望’现象,树立‘国家教育价值观’”。

    朱永新说,教育是一个公众性话题,全民对教育有很高的期待,但正如总理所言,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再加上,几轮教育改革均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出现了当下的“集体失望”现象。

    “这对中国教育未来发展不利。” 他说,当前,应通过即将制定完成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唤起全民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改革。”

    而在朱永新看来,要唤回信心,最刻不容缓的,是解决好整个民族的“核心教育价值观”,“回到教育原点”。

    他说,教育的最重要使命,是培养美好的人性,塑造美好的人格,从而建成一个美好的社会。但是,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生活中,分数恰恰成为教育至高无上的追求,成为衡量教育品质的唯一标准;在我们的大学,就业成为最急迫的任务,成为判断大学优劣最关键的指标。“这是中国教育许多问题的滥觞”。

    朱永新为此呼吁,“中国的教育面临着一个‘再出发’的问题。现在,应该追问教育的原点,问一问:作为国家教育价值观,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人?到底要把我们这个民族带到哪里?”

    从“原点”出发,朱永新一气儿列出了中国教育之五大“问题”:整体教育程度和劳动力素质仍然较低;教育发展不平衡,公平问题突出;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模式仍然左右着教育;行政化、官本位的色彩仍然较为浓厚;教育经费依然短缺。

    “我们对教育的投入不是差不多了,而是应继续优先发展”,他希望国家能够努力兑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4%的目标;他建议尽快建立分类指导的义务教育国家基准,而增加的教育投入,应优先投入西部、农村等最薄弱的环节,保证方向的正确性。

    在他看来,教育公平、素质教育、教师队伍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入教育生活,都与“国家教育价值观”的形成紧密关联。

    他说,过去60年,中国教育界对改革是讲的人多,干的人少;局部改革多,整体改革少;浅层改革多、深层改革少。这既与我们的办学体制僵化、学校的自主权太少有关,更与教育发展的盲目有关。

    “教育共识不形成,改革会是瞎折腾。”朱永新建议,有必要尽快在全社会发起一场“教育原点”的大讨论,确保方向的正确性。他说,“中国教育改革,再也不能无的放矢了。”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