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

  • 日期:2011-11-04 09:44
  • 来源: 网络转载
  • 浏览:
  • 字体:[ ]

衢江区廿里中心小学  柳旭霞

 沟通是一门艺术。孩子、家长、老师之间一次成功的沟通,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教育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沟通不利造成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如何应对这种挑战,重新认识“家校沟通”方式、内容和作用,提高家校沟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召开有准备的家长会。

传统的家长会由于缺乏针对性和互动性,因此实效不大。要解决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障碍,就需要我们提供一个平等的舞台,采用一种更实在、更有效的家长会形式。

首先, 让家长“看一看”:班主任要精心布置教室,“优秀作业展览"、"学生生活学习摄影展览"、"家教指导墙报"等,供家长参观。家长们一来,就能发现自己孩子的作品,当然喜不自胜。表面上,这是对孩子的一种赞赏,其实也是对班主任工作能力的肯定。

其次,让家长“说一说”,班主任要少说,腾出时间给家长说。给家长以说话的机会,家长会有被尊重的感觉。可以请有经验的家长谈谈感想、介绍经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能家长们的谈话对于我们开展班级工作是大有促进作用的,其他的家长也能够从中受益。

再次,让家长“听一听”,老师简单的发言,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主要还是让他们听听自己孩子的心声。平时孩子与家长的接触虽然很多,但是在家长会这样一种情境下,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期待下,学生可能会吐露平时想说但不敢说、不会说的话。这样一来,学生与家长多了一份沟通,促进了家庭教育这一头,而学生更加一条纽带,把班主任与家长的心连接在一起了。

2、家访是传统而有效的沟通手段。

家访“费时费力”,但却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在做好普访工作的同时,针对特殊家庭和弱势群体家庭,不仅要普访,还要多访、重点访。精心选择把握家访有利的时机,达到最佳效果。经验证明,有利的时机是家访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学生生病在家时,学生取得成绩时,后进生稍有进步时,学生家长遇到困难时,以及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进行家访效果是最好的。

3、与家长面对面交流。

低年级家长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多,这正是班主任与家长交流的良机。老师能把孩子当日或近几日的情况与父母交流,又能了解孩子在家情况,而且是直接地、近距离地与家长接触,便于老师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家庭即他的生长土壤。这种沟通是非常有针对性的,虽比不上家访了解地系统深入,却以“短、平、快”为长,很有实效。但是几乎每天的面对面接触需要老师保持良好的心态与清醒的头脑,一天的工作无疑是琐碎而又累人的,如若不注意,带着情绪与家长交流,那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后果往往是难以补救的。

4、校讯通交流。

利用校讯通短信平台,我随时和家长沟通,节日的问候、孩子进步的表扬、对个别没有达到老师要求的孩子的提醒……都是短信的内容。慢慢地,家长们由原先的不配合转变成真诚的感谢。一条条诚挚短信的发出,都会收到家长们热情的回复短信,一个问候、一声感谢,使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在和家长的短信往来中,我越来越觉得我们的心走得更近了,我越来越觉得教师和家长正在携手走进教育,共奏和谐音符。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