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2)

  • 日期:2011-10-08 09:35
  • 来源: 寻找学习
  • 浏览:
  • 字体:[ ]


  三、理解学生的“难言之隐”

  体谅学生的“难言之隐”,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

  “老师,强强又忘带作业本了。”一大早,小组长来向栾老师报告。栾老师顿时火了:太不像话了,这已经是两周以来强强第四次忘带作业了,一定要问个清楚。“强强,到底是怎么回事?”栾老师大声地问道。强强低着头,涨红了脸,却不作声。

  平心而论,强强不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反倒是有点儿内向。栾老师决定给他一次认错的机会,于是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尽量用平静的语气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你再找一找,如果真的忘了,下午再拿来。”强强有些为难地打开书包,开始翻找。在一叠书中间,栾老师很清楚地看到他那本蓝皮家庭作业本。这时强强如果拿出来,即使真的没完成,只要认个错,栾老师也会原谅他。但他迟疑了片刻,终于没有,抬头胆怯地看了栾老师一眼,摇了摇头。

  栾老师终于按捺不住了:不做家庭作业,还敢撒谎,完全不把班主任放在眼里!栾老师一把夺过他的书包,将那本蓝皮作业本抽了出来,翻开一看,果然是没完成,就将本子“啪”地摔在他面前:“你说,这是什么?”

  强强傻了,脸也更红了,整个上午,都坐在位子上没有抬头。栾老师心想,看来他知道错了,他是该好好反省一下。

  出乎意料的是,下午上课前,强强的爸爸拉着哭泣着的强强来找栾老师。从这位朴实的农民口中,栾老师得知:半个月前,强强的妈妈突然患病住院,正赶上秋收季节,强强家果园里的果子要尽快采摘。看到爸爸一个人忙里忙外,懂事的强强放学后就去帮忙,每天都干到很晚,作业自然顾不上写。他不想让老师和同学们知道这件事,就想着先撒个谎,随后再把作业补上,没想到被栾老师逮着了。同学们的鄙视让他很难堪,他跟爸爸说不想上学了。

  没想到,戳穿了一个谎言,却伤害了一个学生的自尊。多好的孩子啊,为什么不先问个清楚呢?栾老师想。

  下午的班会课上,栾老师充满深情和歉意地向大家讲述了强强的故事。同学们对强强充满了敬佩,纷纷表示愿意帮助他。

  栾老师对他们说:“强强主动帮助爸爸,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小男子汉对家庭的责任和对亲人的体贴,希望每个人都能向他学习!”

  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望着强强因激动而涨红的脸,栾老师暗暗地想,要不是强强的爸爸来学校,自己怎么会意识到对一个学生的伤害呢?它伤害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自尊,而且很可能是孩子今后长远的发展。庆幸之余,栾老师深切地感受到,要了解孩子,必须深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去。

  孩子是善良的,他们犯错误时,如果我们能够冷静些,深入地了解情况,不急于下结论,也许会发现在错误的背后有一颗美丽的心灵。

  四、理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为他们的心灵减负。

  临近考试了,小英担心考不好,十分焦虑,以至于晚上睡不好,头痛病又犯了。班主任罗老师到小英家去看她,关切地问她:“头还疼吗?”小英说:“快考试了,我老在想,我是班干部,考不好可怎么行呢?结果昨晚越想就越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却一直做噩梦。所以今天上午头疼得上不了课。下午放学回来,又静不下心来学习,于是就特别想哭。”听了小英的话,罗老师知道她是担心得太多,整天把自己搞得很紧张,心理压力过大,导致身体承受不了,于是就对她说:“小英,今天罗老师特批你不做任何家庭作业,你今天的‘作业’,就是安心地睡个好觉。做得到吗?”小英点了点头。

  接着罗老师告诉她:“考试前有点紧张是正常的,但不要过分紧张。假如你花很多时间去担心,你的精力就会被占用,这会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事情会因为你担心就往好的方向发展吗?”“不会。”“对,事情并不会因为你的担心而往好的方向发展。过于紧张,睡眠就不好,那么第二天的学习肯定受到影响。现在你才读五年级,身心正处于发育期,要学会自我调节。在学习上,只要努力了,就是好孩子。”听了罗老师这一番话,小英重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