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为纲”,更要以人为本 ? ——“郭德纲”现象的德育启示(2)

  • 日期:2011-10-07 09:51
  • 来源: 会员投稿
  • 浏览:
  • 字体:[ ]

    老先生留下来的传统相声总共有一千多段,经过我们演员这些年不断地努力吧,到现在,基本上已经失传了……

    我们爱上电视台说相声。为什么?好说啊!导演安排人领着鼓掌。一上台,“今天”,哗——,“我们”,哗——,“给大家”,哗——,“说一段相”,哗——,“声”,哗——,(捧哏的:一个字儿一鼓啊!)“说得不好”,哗——,说得不好也鼓掌!?

    从他的一些妙语录里可以看得出他的确具备传统的功底,相声的感觉。他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特别是对老百姓的生活疾苦的深刻体验,让人钦佩。可就其妙语而言,虽然能博得观众一乐乃至开怀大笑,但言语结构显得松散,内容细想之余显得有些华而不实,甚至夸夸其谈,有失水准。引用网友贾薇的话说:郭德纲有个观点,他认为听相声就是找乐子,至于您从中受到什么教育什么启发,那是您的事,他可没有这个本意。这一点连他师傅侯耀文都不同意。如果只为博人一乐,那简单了,方法多的是,但作为一门艺术它不能长久。我感觉很切中要害,如果仅仅停留在让观众开心的层面上,作为一种艺术,它不可能会流芳百世,影响深远。本人对相声了解不多,但在我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能引起共鸣的当属牛群、冯巩的相声了。他们二人配合默契,虽然有时会也侃,会吹,但听过之后都会让人在愉快的氛围乃至捧腹大笑声中得到无声的教育与感化。牛群后来做了安徽蒙城县的县长之后,很少出现在演艺舞台上,但每一次在荧屏上看到冯巩时,我都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他。刚刚看到2005年春节晚会上的经典相声中冯巩与朱军的《笑谈人生》,又让我一次震撼了。尤其是他们谈到自己的妈妈时,演员流泪也许不难,但那种真情地流露,真情地演绎却抓住了我的心。也许我在自说自话,但冯巩的形象却一直我心中荡漾。

    不精通演艺,只心系教育,也许我对相声的感觉有失初衷,但从中我不免想到,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德育也要如郭德纲的相声一样火爆吗?我认为追求理想的德育境界无可厚非,但更应该关注具体的德育实效。从郭德纲的相声与现当前德育现状的联系看,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1、重学业,更重品德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后仍然是在穿新鞋、走老路,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我们知道,学校的教育本应该为学生的成长、过有幸福的生活奠定基础,而目前的教育却走向了一个“死胡同”,即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技能。就拿郭德纲来说,他的成功与自己长期默默的钻研、努力是分不开的,对于传统相声的专业学习使他具备了一个好相声演员的标准。当他成功后又不免受到市场经金钱利益观的影响,在一些普通老百姓乃至专家的眼里受到了非议。看来,相声演艺不仅需要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更需要重视艺术修养、艺术品德。同样,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重视学业、重视分数无可厚非,只是不能以分为本,以考为纲,殊不知这样的培养标准只会抹杀更多学生的个性本色,让他们不能体会到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成功滋味。就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而言,更倾慕于有创新素质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创新素质怎么来?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学校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及呵护,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更好地发展。还有人才,一是谈人,二是谈才,而目前教育环境中更多局限于单纯知识的传授,局限于对“才”的淋漓尽致的发挥,忽视了重视人的重要性。我们的教育在培养了很多学业优异的同学时,他们的品德却不尽如人意。比如缺少感恩的心,合作意识不够强,承受挫折能力较弱等。而这些对学生以后步入社会、为人处世、学会生活都会带来重大的影响。因此,不论是相声演艺还是我们的教育,都应该“以德为纲”,仅有德是不行的,但没有德又是万万不可行的,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中的突出位置是我们应该慎重对待与考虑。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