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口才 > 社交口才 > 正文

因骈不做官之谜

  • 日期:2010-03-18 10:12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因骈是齐国说话士,惯于摇唇鼓舌,绰号叫“天口骈”。他标榜自己不喜欢做官,以此自命清高。其实,他有大批仆从,那势头与做大官的并无两样。一天,他正与门阁在花园弈棋,忽然齐国有人求见。齐国人先对因骈赞扬一番,表示对他不肯入朝的骨气极为钦佩。又表白自己愿意来为这样一个清廉的人做个小仆。因骈被齐人说得狂兴不禁,问道:“你是从哪里听说我不做官的主张的?”“听我隔壁的女人说的。”“她也知道我?”“不但知道,而且还说您是她的楷模呢!”“她是个什么人?”因骈更感兴趣地问。“她是个洁身自好的人,早就发誓永远不嫁人。可是今 30 岁,却生过七个儿子。她虽然没出嫁,可比出嫁的人还会生儿子;如今先生您常说最讨厌做官,可是府上食禄千钟,徒役数百。这气派、势力比那做官的官气还要大呢。”因骈羞得满面通红,拂袖而去。齐人说话确很高超,开始他故意表示对田骈很信服。但却用一个例子去揭开其不做官的实质。虽然他没有直接把实质讲出来,但是其用意十分清楚,把因骈虚伪面目揭露无遗了。在战国《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中,唐雎也善于用对比来揭露秦王的野心。秦国灭了韩、魏以后,安陵君还有 50 里领土。秦国为了施些小恩小惠好日后霸占,故意说用大十倍的土地去换50里,遭到安陵君的拒绝。安陵君派唐雎到秦国,见了秦王,唐雎便向秦王解释——唐:我们的国君从他父王手里继承了这块土地,就该好好守着它,就是有人用一千里大的土地来交换,也不敢答应,不要说仅仅五百里了。秦:先生听过天子发怒的事吗?唐:我还没有听到过。秦:天子一发怒,就叫成百万的人送命,上千里的地方血流成河。唐:大王可听见过老百姓发怒的事吗?秦:老百姓发怒嘛,不过是拉下帽子,光着脚,把脑袋在地上乱撞乱碰罢了。唐:那是软骨头的发怒,可不是大丈夫的发怒啊。当年专诸刺秦王,扫帚星飞着冲向月亮;聂政行刺韩傀的时候,白虹一直穿透太阳;要离行刺庆忌的时候,雄鹰扑上殿堂。这三位都是老百姓当中的大丈夫,他们的满腔怒火还没有进发,天上就降下了稀奇的征兆。现在,连我唐雎在内就有四个人了。如果大丈夫当真发怒,眼看着就会两个活人立刻送命,五步之内鲜血直流,满天下带孝,今天就是这样!说罢,他拔出长剑,站了起来。秦王被唐雎这一吓,顿时威风扫地,在坐席上跪起身——秦:先生请坐!何必这样!我现在懂得了,韩、魏两国已给灭掉,可是你们安陵只50里大小反而存在,就因为有你先生啊!唐雎不但有勇,而且有谋。他用对比的方法,揭示出软骨头与大大夫两种“发怒”本质的不同,从而有力地阐明自己决不妥协的正义立场。这一对比,在节骨眼儿上,使整个问题实质鲜明地摆在秦王的面前,再加上他视死如归的勇气,秦王不得不折服了。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