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教案

时间:2015-05-07 09:05来源:网络整理点击:字体:[ ]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能够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亡羊补牢) 教师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一、提问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你们读过寓言故事吗?(板书:寓言) “寓”,是寄托的意思(板书);“言”,讲道理。寓言的意思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启发和教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则寓言。两则就是两篇的意思。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亡羊补牢。(板书) 2.读题,谁知道“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亡”的意思是失去。“牢”畜的圈。)3.谁能连起来把题目解释一下?(羊丢失以后修补羊圈。)二、初读课文。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不明白的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解决。 2.边读边思考,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三、检查复习。 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提醒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羊圈”的“圈”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ju4n”,不要读成“qu1n”。“窟窿”的“窿”读轻声。2、检查字形“叼”:左右结构,左边最后一笔是“提”,不要写成“撇”。“悔”:左右结构,左边是“忄”不要写成“十”右下方是“母”字,不要把两点写成竖。“修”:左右结构,右下方是“三撇”,不要写成“三点”四、学习课文内容,理解寓意。1.出示课件,思考:《亡羊补牢》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2.养羊人对街坊的劝告开始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开始想:羊丢了,修圈已晚,没用。后来想:如果现在不补羊圈,就不是丢一只、两只的事,而会丢得更多。因此现在修还不晚。做:动手,堵上,修得结结实实。结果: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五、小结1.明确寓意。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有了错,只要认真改,就不算晚。2.联系实际,谈感想。六、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 1、知道寓言的含义。      2、理解题目的意思。    1、画一画、查一查等理解词语。 2、读文思考质疑。  1、听读课文,注意正音。   2、记忆字形。      1、观察思考。(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不听街坊的劝告,第二天又丢了羊。他后悔没有听街坊劝告,赶紧把羊圈修好,从此,再也没有丢羊。)2、(1)读书,小组讨论。(2)班上交流。开始想:后来想:  结果: 1、明确寓意。  2、谈谈感想。 1.抄写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今天,我和同学们合作,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南辕北辙 请学生观看动画片《南辕北辙》问:动画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拿出字典,自己读书,试着读懂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2、教师启发学生找找生字的特点,比如:  “辕”和“辙”都有车字旁,表示和车有关系。  “固”很有趣,古表示它的读音,大口框表示它的意思是非常结实,可以组成“坚固”、“牢固”。  “驾驶”都是形声字,“马”表示意思,“加”、“史”表示字的读音。“奔驰”这两个字在电视广告上见过。 3.在小组内互相听读课文,读通课文之后,看看有没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三、再次朗读,解决问题。 1.请大学带着刚才的问题再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2.我们要想解决刚才的问题弄清到底是谁不明白,就应该弄清车下的人跟朋友说了什么,我们该怎样来读他们的对话呢?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学生评价。4.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书,并讨论刚才的问题。 四、讨论。1、同学们,到底是谁不明白,谁来谈一谈? 不是车下的人不明白,是而车上的人不明白。因为通过读书我们知道,是车下的人告诉车上的人去楚国应该往南走,往北走错了。所以,是车上的人不明白。 2、老师对同学们的发言给予充分的肯定性评价通过学习本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3、体会寓意: 通过学习知道一个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对,是实现不了目标的。 五、表演课文。 下面我们跨越时空,飞到古时候去感受一下南辕北辙的故事,我们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吧!(学生分角色表演) 六、课堂延伸 1.假如车上的人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2.如果自己做错了事情,朋友给你指出来,你该怎么办呢? 复述《亡羊补牢》的内容和寓意  观察思考。  1、自渎课文,自学生字词。 2、找特点记生字。     3.读文质疑。    1、边读书边思考。 2、说说读书方法。  3、反复读纹或听老师范读) 4、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书,并讨论刚才的问题。   1、谈一谈到底是谁不明白。    2、与老师一起评议。 3、说说通过学习知道了什么。   1、小组演练。2、全班表演。  1、想想、说说。 2、想想、说说。 

    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教案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