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读晚唐罗隐小诗《蜂》有感

时间:2015-03-28 09:15来源:网络收集点击:字体:[ ]

读晚唐罗隐小诗《蜂》有感
晚唐诗人罗隐没什么大名气,至多是借了点儿皮日休、陆龟蒙的光,在小品文、小短诗方面颇有些造诣,但他的小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居然还有一些得以流传至今。
  《蜂》即是其中一首: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酿成蜜,
  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首小诗与宋代李纲的《耕牛》有异曲同工之妙,李诗曰:
  耕犁千亩实千箱,
  力尽精疲谁复伤;
  但愿众生皆得饱,
  不辞羸病卧残阳。
  蜜蜂与耕牛都是劳动人民喜爱的生灵,都是诗人墨客笔下含辛茹苦、默默奉献的典范。罗隐的《蜂》虽不及李纲的《耕牛》写得那么大气磅礴,人家李纲毕竟是当朝宰相,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多一些,所以颇有一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慨,罗隐的《蜂》自然写得是小巧玲珑,至多是羽扇纶巾,风度翩翩的站在小山岗上,望着漫山遍野辛苦匆忙的小生灵,想起自己的平生事,不禁黯然神伤,随口吟出心腹事罢了。但是结尾这句“为谁辛苦为谁甜?”毕竟是巧妙的切中了蜜蜂辛劳一生,却不知为谁作嫁的主题,道出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因而成为历久不衰、流传至今的佳句。
  一家之言,欢迎大家参与点评。

有关罗隐的《蜂》想开的一些东西
  
  罗隐同志的诗:
                             《蜂》
                           无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1《蜂》,所表达的意思与
   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
   掏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相近。
   不过,现在看着织布工和建筑工人,同样的感慨,是否也像前年前的古人一样呢?
   相信这种评论网上一定不会少,拭目以待吧。(如果有机会,我也会写一些,看一些这方面的东西)
  2 蜂是指动物,同样,唐诗宋词中,描写动物的多否?查了查好像不恨多,我原来买过诗经,楚辞,唐诗植物选篇,唯独没有看到有关动物的描写,大概也同样是有关这方面的描写不多吧。
   找了几首耳闻能详的:
   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请波。(骆宾王)
   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即秋风。(虞世南)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
    蝉的三首诗,写出了三种不同而又有相近之处的韵味,细细之处,待完成了的虞世南的诗词后详细分析。,值得说明的是,罗先生也写过一首有关咏蝉的诗,不过和大家平日里将蝉比作高洁的象征不同,在他的诗里将其寓为趋炎附势之辈,有趣啊有趣,也可能罗先生屡试不第,有了异于他人的想法吧。 

    读晚唐罗隐小诗《蜂》有感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