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语文“新”课堂之我见

时间:2015-02-05 11:51来源:网络收集点击:字体:[ ]

 

关键词:强调个性忽视主导,强调活动忽视基础,举手踊跃而思维肤浅。

摘要: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出现了“活”起来的“新”语文课堂,但其中也有不少问题:1、过分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而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2、过分强调课堂活动而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3、学生举手踊跃而思维肤浅。所以,我们应坚守教师的主导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个性,进入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培养适合新时代的新人才。

    2001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基础教育会议,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这几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形成“新”的课堂形式。然而,用心观察便能发现这些“新”课堂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深思。

    一、过分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而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是的,“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处境、心境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体验不尽相同。这是尊重学生的表现。而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独特的体验,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大加表扬,不敢带有半点否定之词,惟恐招来“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或“不以学生为主体”的罪名。

    曾听过一位小学老师执教《小音乐家杨科》。其间,老师请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前面发言的同学或表达了对杨科遭遇的同情,或表达了对统治者残暴的愤恨。突然,一学生站起来说:“杨科也是罪有应得,他不应随便进入别人的屋子;地主和管家也是情有可愿,他们以为杨科要偷他们家的东西,当然要管了。”老师一楞,但马上微笑着评价:“你很有创新意识,观点与众不同。这是你独特的体验。谁还想谈?”这就是我们做老理由的评价吗?是的,我们一贯提倡“给学生创设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氛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这并不代表对学生只能褒扬,而全然不顾其见解与体验是否科学、合情合理。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和引领。当发现一个孩子对文章的理解有失偏颇或体会不够深入时,难道不需要教师指点迷津、有效引导吗?上述例子,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加以引导:“看来你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见解与众不同。能不能再想想杨科为什么走进了地主的房间?”这样,既充分肯定了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勇力,又能启发学生进一步有效思考,认识到杨科对音乐极端热爱,已达到了全然忘我的境地。一个如此可爱的音乐天才却因摸了一下小提就被活活打死,多么令人惋惜、同情,多么令人气愤。强调个性,并不代表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更加全面,思考更加合理,体会更加深刻,情感更加丰富,实现《语文新课标》所提出的“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地发展”。自古“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不能忘了自己的职责与本分,即使是一个节目主持人,也需要引导和规范观众的言论的正确方向,更何况是思想还不成熟的学生呢?

    二、过分强调课堂活动而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新课改以来,“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冷清清的场面,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挖空心思,花样百出,穿插了诸如游戏、表演、画画、采访等能强调学生积极性的活动。结果,一堂课下来,气氛是活跃了,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听课者也信感轻松。可静心一想,这节课学生读了几遍书?提出了几个疑问?思考了几个问题?学会了哪些知识?发展了哪些能力?便又觉得这课活泼有余,扎实不足。曾听一老师执教《皇帝的新装》,安排了个采访活动,让学生扮演皇帝、骗子、小孩接受学生观众的采访,课上得热热闹闹,嘻嘻哈哈,不亦乐乎,非常之轻松,但学生还是没有掌握什么是童话,怎么会出现这样荒唐的事情,反映了什么主题。因此,我们不仅要从表面看课堂是否活跃,还要关注每个学生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些活动是否有益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本人认为,活泼的课堂形式固然重要,但这不是最终目标,我们应通过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高效率地进行思考、练习,使我们的教学真正做到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学生举手踊跃而思维肤浅

    课堂上,举手积极与否是衡量学生思维是否活跃的重要标准。教师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经过训练,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的确增强了。但仔细观察,难免又会发现一些问题。不少课堂上,老师的问题刚出口,学生便急于表现自我,手齐刷刷高高举起。如老师提有难度的问题,学生也是一样。听学生的回答,大多数是低质量、比较肤浅。也难怪,举手如此迅速,不是建立在精读文本、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见解怎么深刻?接着看学生的表现,当老师请一名学生站起来表达时,更多的学生因未能得到自我展现机会,有的唉声叹气,有的仍不甘地举着手……至于那位发言的同学讲了什么内容,又有几位同学是在注意倾听的呢?本来,课堂上的交流是师生、学生之间的思想互动,是心理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可缺少了倾听,还称得上是“交流”吗?因此,为了提高交流的质量,教师应引导学生专心倾听,细心揣靡,深入思考,虚心接纳,以免使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思维肤浅和浅尝辄止的不良学习习惯。

    以上,是本人对在新课改下出现的语文新课堂的几点看法。从中可以看出,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还停留在形式上,要真正实现《新课标》的要求,还需我们语文教师达成共识并在语文课堂中体现出来:坚守教师的主导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个性,进而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培养出适合新时代的新人才。

 

 

    语文“新”课堂之我见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