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用“语文味”的理念反思课堂

时间:2014-09-05 11:19来源:乐学点击:字体:[ ]

一、设想和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每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材在文本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的强大的解释体系,教条、僵化、单一,它把学生与文本的联系隔离开来,甚至取代文本,使我们教师在解读中失于盲从和牵强。随着新大纲和课程标准的颁发和实施,随着现代教育理念中的民主多元意识的加强,原有的解读体系正逐渐瓦解,文本多元化的解读,不仅体现了对原著作者的尊重,同时体现了对阅读主体学生的个性的尊重。因此,在承担案例分析公开课时,我有意识地选择颇有争议的传统名篇《项链》为课例,试图通过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的探讨,对文本进行一次全新的解读,以实现并强化语文课教出“语文味”的教学理念。

根据这一设想,并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确定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 :①欣赏西方小说结构艺术;②体会精巧构思和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③审视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教学的重点放在情节结构分析和人物形象分析;难点确定为小说主题的探究。

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拟采用讨论式和比照式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评价,在讨论评价中进行比照,在比照中思考判断。

   同时为了获得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二、过程描述:

首先,以旧带新导入  本文的结构分析。

让学生回顾前不久学过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结构特点,探求共同之处。由于在学习《陈奂生上城》时比较过中国传统小说与西方小说结构的异同,学生对两篇西方小说的共性很快比较出来。我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两文均首先静态介绍主人公的思想性格特点,然后通过一个动态的故事(主体情节)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如《装》首先介绍别里科夫的各种套子,然后讲述他与华连卡恋爱的故事;《项链》首先介绍玛蒂尔德的“痛苦”与梦想,然后讲述一个丢失项链的故事。

接着讨论:这种结构安排有何好处?前面内容与主体情节存在怎样的关系?

对前一个问题学生很快从刻画人物性格角度指出其作用,但存在怎样关系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思索片刻,一个学生没把握地说:“是因果关系吧?”我马上肯定:“就是因果关系。”同时又引导从点面关系去分析,学生很快明白:前者为面,后者为点;前面的内容是后面情节发展的铺垫。

弄清结构关系后带领学生进入主体情节。

要求:概述情节曲折发展过程,并说说玛蒂尔德随之产生的情感变化。学生课前预习较认真,曲折生动的情节概述较清晰,但感情变化把握不够准确,我要求大家从课文中寻找表达感情的词语。通过讨论基本明确后出示投影:

现实和梦想尖锐矛盾(痛苦)→突然来张请柬(高兴)→没有服饰(苦恼)→借项链、陶醉舞会(狂热)→丢项链(惊慌)→赔项链(愁苦不堪)→十年还清债务(欣慰)→项链是假的(感慨万千)

进一步讨论:小说描述了一系列出人意料的情节,丢失项链是个意外,结尾更是令人意外。 如何看待这些出人意料的情节?

讨论中,学生能够从哲学的层面认识诸多的“意外”,如丢失项链,从整个事件来看是一个转折点,虽属意外和偶然,但蕴含着必然的因素。小说结尾的出人意料,更是点点都在情理之中。除探讨主人公的性格因素外,还找到了小说三处必要的铺垫和巧妙的暗示。

结构艺术赏析完毕,进入人物形象的审视和定位。

我首先提出两个问题供大家讨论:

第一:如何理解玛蒂尔德的虚荣心?

第二:玛蒂尔德品行中还有哪些最本质的东西?表现在哪里?

    我引导学生从概念入手:什么叫虚荣心?学生很会下定义:追求表面光彩的心理。我问一个同学:“你有不有虚荣心?”回答:“有。”又问另一同学:“你有不有?”回答:“有。”我说:“我也有,我们大家都有。虚荣心人皆有之,只是强弱不同而已。追求表面的光彩当然不好,它是人性的弱点。但我们不能一概否定它存在的价值。”

我的观点显然冲击了学生的习惯性思维。既然是不好的当然要否定,怎么会有价值呢?大家的眼里充满疑惑。我趁机阐发:玛蒂尔德的美貌与身世和处境的反差,使她心理严重失衡,也因此爱慕虚荣,想入非非。而这种对现状不满而渴求改变的意识正是一种进步的思想萌芽,这种不安分的心态不仅正常而且体现着人类向前迈进的追求。

课堂上引来一阵骚动。我知道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但考虑时间关系,我只得个人继续阐发。

“难道不是吗?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欲望(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发动器。一个人有了欲望就必然有不满,不满之后必然有行为,行为中必然有追求。当然,这种追求也有境界高低之分。如大家熟悉的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她正是由于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而奋起反抗。而她所追求的是个性的独立和自由,是自立于社会的获得平等、尊重的权利,她所追求的是人的尊严。而玛蒂尔德显然只是为自己的物质匮乏和地位低下而苦恼着,她渴求被富有的男人追慕,生活能在谈情说爱中度过,渴望能过上养尊处优的富裕生活。相比之下简·爱比玛蒂尔德的人生追求高远得多。但尽管如此,玛蒂尔德作为小市民的女儿,作为小职员的妻子,渴望过好日子,渴望充当被社交界追慕的角色也并不为过,更不是错误。更何况当时羡慕上流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是一种社会风气!”

我有点激动,声音比较高亢,舒缓一口气后轻声问学生:“你们是否觉得我这样说是在为玛蒂尔德的虚荣心辩护?”

学生甲:“不,你只是说明每个人都有追求的权利。”

学生乙:“你是在为人性辩护。”

我惊讶学生判断力,并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我十分钦佩同学们认识的高度,那么,我们究竟如何理解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呢?”

学生纷纷抢答,我最终归纳:玛蒂尔德的虚荣心既是人性弱点所致,也是当时社会的产物,它并非个别现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接着进行第二个问题的讨论。这个问题以前往往被忽略。玛蒂尔德是一个被讽刺被批判的对象,除了“资产阶级虚荣心”没有被称道的品行。其实玛蒂尔德最本质的东西非常显性。她的善良、诚实、质朴、坚强、忍耐、吃苦等可贵品行迅速被学生捕捉到了。我留意到学生在概述中流露的不仅是同情,更多的是敬佩,是感动。

我迅即出示投影:对玛蒂尔德形象的三种不同认识和定位,让学生讨论比较。

(1)她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所腐蚀而导致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

    (2)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戏剧性变化无能为力,只能听任摆布的宿命论形象。

(3)她是一个由虚荣心导致错位到由诚实劳动导致复位并最终找到自我的女性,是一个变得很美好很可爱的女性形象。

由于有了前面问题的讨论,学生对玛蒂尔德形象的认识也比较一致。大家对人性的共性被贴上“资产阶级”标签感到好笑,对宿命论形象的定位表示部分认同,大多数则认为:玛蒂尔德曾是一个非常爱慕虚荣的女人,然而,丢失项链后的玛蒂尔德能够勇敢地面对,并无怨天尤人或推卸责任,而是恪守道义,默默地承受。抛弃了娇气和任性,远离了虚幻的遐想,而成了为明确生活目标而一步步攀登的奋斗女性。在这漫长的十年还债的岁月里,她获得了心灵上的平静和安宁,对自己的生活有了心安理得的新体验。十年艰辛挖掘出了玛蒂尔德性格的真本色,磨炼了她全新的人生态度,这时的玛蒂尔德是一个由外在形象美到内在精神美的女性.一个由错位到复位并最终找到自我的女性,是一个变得很美好的很可爱的女性形象。

形象审视后进入主题的研讨。对这一教学中的难点,我仍然采取比较讨论的形式,即用投影展示本文主题的多种说法,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

(1)小说通过一个小职员的妻子玛蒂尔德失项链的故事,尖锐的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深刻的揭露了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给人们的毒害,其中也含有对玛蒂尔德的同情。

(2)作者无意(我们读者也应该如此)对人物作明确的价值判断,他所感兴趣的,或者说发生在人物身上的这种戏剧性的变化引起心灵震撼与深思的,是自身对于这种变化的无能为力。

(3)小说写的是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以十年的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假项链的悲剧故事。作者对女主人公虽有美好的姿色却无力打扮自己的无奈处境表示遗憾;对她为一条假项链差不多葬送自己及其丈夫一生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对她和她丈夫偿还项链的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进行了肯定。小说也对女主人公的虚荣心进行了批评。同时.对贵族阶级的穷奢极欲和不惜弄虚作假的生活方式作了抨击和暴露。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我不作任何导向性判断,大家畅所欲言,见仁见智。讨论中绝大多数对任意贴标签突出政治功能的第一种说法表示坚决否定,对宿命论的第二种说法也不太认同,对第三种说法基本肯定,但有人认为虽然全面但太罗嗦,主题的概括要简明扼要,也有人认为小说并未对贵族阶级的穷奢极欲和不惜弄虚作假的生活方式进行抨击和暴露。

  显然,学生对所提供的三种说法均未表示全面的认同。其实,主题的把握本也不必强求一致,只要学生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此时,下课铃骤起,我对学生的讨论充分肯定后,匆忙小结并布置课后作业 。

课后作业 是几个研究性课题,作为本堂课内容的深化和补充:

①《项链》的结局究竟是悲剧还是喜剧?

②有人说“嫁人就嫁路瓦栽”,你是否认同?为什么?

③试以《项链》第三、四段与《陈奂生上城》第一、二段比较分析,体会揭示人物心理的手法有何不同?

三、教学反思

走近文本,回归文本,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语文课教出“语文味”的重要体现。而瓦解原有的僵化教条的解读体系,是回归文本的首要前提。我以前教了十几遍《项链》,一直带着学生贴政治标签。玛蒂尔德成为一个令人厌恶的女人,她的品行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和尊重,她的命运也很难获得一丝同情(许多学生在续写结局时不是说玛蒂尔德遭受车祸,就是遭受火灾),一篇悲天悯人的人性小说,成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檄文。因此反叛自我,挑战传统,打破教条以及由此形成的思维定势,带领学生走近文本,回归文本,是本堂课的主要目标。从最终的效果来看,课前设想的这一目标基本达到了。学生在阅读体验中,不仅鉴赏了小说精巧构思和布局产生的结构艺术之美,更重要的感受了小说主人公身上洋溢的人性之美。本堂课自始至终坚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营造了较为民主和谐而又热烈的课堂气氛。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意识得到一定的体现;成功地运用比照式教学方法,在探讨人物性格和小说主题的过程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多角度思维等思维品质,语言表达也得到训练和提高。南昌市原语文教研员熊育之先生肯定这堂课:教态潇洒自然,充满激情;教学目的明确,方法得当,效果显著,尤其能大胆让学生探讨小说主题的多异性进而阐发人性之美是这堂课的最大亮点。

但反思本堂课却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和不足。

其一:同不少的公开课一样,片面强调一堂课的整体效果,将两堂课的内容放进一堂课内,且教学要点未能进行选择调整,因此这种大容量,高密度的教学效果势必是课堂节奏过于紧迫,教师始终背着时间包袱上课,学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受到限制,有些内容未能展开和落实,比如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也是本堂课学习的目标,显然分析不够。倘若这堂课一分为二,集中审视人物形象和探讨主题,那么课堂节奏则更为从容,学生的参与面更为广泛,思考讨论的问题则更为深入。

其二:在探讨过程中,虽然强调学生为主体,但学生的主体角色未能充分显现,教师所讲的东西仍然过多,有些时候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被动地接受某些观点,而不是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有伪参与之嫌。比如对“虚荣心”问题的探讨,我一直在唱独角戏,把自己的主观认识强加给学生,尽管学生似乎接受了我的观点,但毕竟是被动的。至于课后有老师提出“虚荣心人皆有之”的观点是否正确,那到是值得商榷的。

其三:忽视语言的品味,应是这堂课最大的缺憾。语文课除了解读文本,激活思维,训练表达,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品味语言。张定远先生认为:“教出‘语文味’,就要引导学生读,反复读,决不只一遍、两遍。”程少堂先生指出:“语文味”就是要教出情感、美感和语感,而语感的产生就是靠品味语言。本人的多篇拙作中也强调品味语言在语文教学中重要性,尤其是文学作品,应让学生多诵读,多品味,多感悟。而在这次教学实践中,自己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整个一堂课居然没有一次引导学生诵读,导致产生解读过程游离文本的感觉。大概最初考虑课前预习比较充分,学生个人曾反复诵读,课堂上由于教学内容多,时间紧,也就没有安排诵读了。实际上课前读与课堂读效果是不一样的,课前只是一种预习,课堂中诵读,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性的对语言进行品味和感悟。尤其是小说阅读,除了赏析语言之美外,还可通过语言的品味,加强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把握。如本篇课文中对玛蒂尔德心理描写的几段文字,不仅语言优美生动,而且刻画细腻深刻,若在分析人物过程中,通过诵读品味,不仅培养了语感,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玛蒂尔德内心世界的认识,使文本的解读与语言的品味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因此而体现出“语文味”所追求的和谐美和整体美。

“语文味”的倡导者认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本堂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醒了我:要达到一种境界,需要不断地修炼和完善。

    用“语文味”的理念反思课堂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