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第八册加法交换律

时间:2014-08-28 10:04来源:乐学点击:字体:[ ]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22页。

教学目标 

1.能从实际例子中,观察、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2.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会用字母公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3、提高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呈现事实,形成问题

1.出示准备题:

    27+73      73  +27

    58+37      37+58

2.学生计算得数。

3、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是否任意一个加法算式中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都会出现和不变的现象?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5.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

(二)验证猜想,形成结论

1,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

女生完成:3024+76     96+237

男生完成:76+3024     237+96

学生汇报答案。加数相同,调换位置,得数也相同,符合猜想。

2、同学自己设计一组式题验证,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论。

3、这种猜想看起来比较可靠,但我们不可能把符合猜想的例

全部举完过就给我们的证明留下了遗憾,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我们来看生活实例。

例:一家电影院,走廊的左边是476个座位,走廊的右边有518个座位,一共有几个座位,(用两种方法计算)

(1)口答列式:476+518      518+476

为什么这样列式?

(2)判断:得数会相同吗?

(3)计算结果,得出结论:476+518=518+476

为什么会相等呢?固为根据加法的意义,这两个算式都是把两个相同的部分数合并起来,所不同的只是加数在算式中的位置,它们的意义是一样的。所以,在加法算式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板书)

5.学生自学书本、质疑。

6.小结:

(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2)用字母a、b表示加法交换律。板书:a+b=b+a

(三)应用成果,巩固新知

1.学习加法交换律的最终目的是用。

问:验算加法,我们用什么方法?根据什么?

2.“练一练”1,先计算出得数,再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问:验算方法运用什么运算定律?

3、“练一练”

(1)分组完成。(每组一生板演,比赛形式进行)

(2)指名说出验算方法和根据。

4、放录音、做游戏——“我该在什么位置”

470+830=830+    101     3+214=              

256+214=          +256               十 367=367 +       

(1)将卡片470、880、1013、214、58、58发给六个同学。

(2)伴随音乐,寻找自己的位置,并贴上。

(3)小结:这些算式都用等号连接,两边都有相同加数,那就意味着另一个加数也相同,我们并用了加法交换律。

(四)反思过程,学会学习

1.这节课我们发现了什么?是怎样获得证明的?  (举例证明一意义论证) 2.这一规律已有哪些运用?

3.质疑:满足“和不变”这一要求,有没有其他可能?

如:37+73=                    中可以填哪些数据?

(五)作业 :

    第八册加法交换律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