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频道

高考经验分享:如何杜绝考场失分?(3)

  • 日期:2012-08-07 11:58
  • 来源: 学习乐园
  • 浏览:
  • 字体:[ ]

再次强调,我们绝不提倡考生弱化平时知识积累的作用。但是相信每个今天来到这里的考生,都经过了十年的寒窗,在知识的“积累”上,无一不是达到了“不能负担之重”的境界。我们提醒考生的是,一门他们欠下许久的“功课”:如何了解自己的真实思维过程,走对关键的第一步。

缺点二、传统的复习方法对“马虎”现象没有究其根源

传统的复习方法,在情感上对“马虎”固然是极其痛恨的,然而在行动上可以说是姑息和容忍的。传统复习中,没有学生因“马虎”而丢的种种原因入木三分的剖析,致使很多原本可以帮助考生瞬间就解决的问题,单纯的被纳入低级的“马虎”,留给考生自己去解决。

继续刚才那个不太吸引人的故事:

现在,刚才那场考试的考卷已经发还到你手中。对你做错的这些题目,老师一定会问这个问题:“是不会做,还是马虎了?” 如果是“马虎”了,那好,双方都偷偷松一口气,接着老师让你下次注意。因为,对老师而言既然是“马虎”了,当然由学生自己解决,只要下次注意就不再丢分了;而对你而言,“反正我会做题,不就是一时糊涂吗?也就不值得大做文章”。 其实,这只是故事的一半:

这个故事中正确的部分: “马虎”的确是以种种面目表现出来的:

(1) 遗忘条件

读到最后的问题的时候,却忘了前面的某个已知条件,直到解题过程中死活走不下去了,才转身去捡起被遗漏的条件,完事大吉。不知代价是做后面考题的时间。

(2) 计算错误

会做的题,列错条件;列对条件的题,代错数字;代对数字的题,做错简单的运算;更甚之,做对了运算,偏偏又在考卷上抄错答案。

(3) 看错条件

解题的过程顺利而准确,可惜答非所问。如果当场发现,也可能因为已经在错误的路上走了太远,来不及补救;即便是事后才发现,老师和学生都不会引以为然,因为学生其实是“会做”,只是“没看出来”。

(4) 步骤不全

明明会做的题目,因为没有把解题步骤写完整、或者没有列出重要的公式关键而丢分。

这个故事中错误的部分: “马虎”这个含含糊糊的集合性概念其实是不存在的!原因很简单:每种“马虎”的表现都是不同的思维错误在搞鬼,而这些思维错误都是可以纠正的!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撕开“马虎”的各种表面伪装:

(真实面目之一)“看错条件”,“遗忘条件”=主观想象

“主观想象”是考场上丢分的罪魁祸首,然而却是传统复习中极少被关注的思维错误。大家都有“看错条件”的时候,可是大家是否都仔细想过,“看错条件”的瞬间,你的思维经历了什么错误过程?为什么会有这些错误?究竟该怎么避免?

其实,所谓“看错条件”,真实的过程是:考生在读已知信息的时候边读边想当然地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等题目读完,考生头脑中的信息已经不再是出题者想告知的信息了。比如:

情景一:刚看一半条件,就想“行了,这个肯定是要考某某知识点”,然后往这个知识点上去靠,不知道自己正在落入陷阱中。

情景二:发现可能做过类似的模拟题,心里一阵狂喜,却没有看清题目其实和模拟题有很大区别。

(真实面目之二) “计算错误”=盲目自信 / 盲目紧张

会做的题目,且没有看错条件的情况下,考生往往放松警惕,潜意识里假设自己已经稳稳拿到分数,草草计算,只为尽快进入下一题。不会做的题目,为了多试验几个途径,却对每个途径都含糊对待。

(真实面目之三)“步骤不全”=不精确的做事理念.、不尊重考试的“游戏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