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频道

高考经验分享:如何杜绝考场失分?

  • 日期:2012-08-07 11:58
  • 来源: 学习乐园
  • 浏览:
  • 字体:[ ]

第一部分 考场失分原因大归纳

考试丢分,无非是两大类原因:在一些纯知识类的考题上,分数的得失是没有任何的变数的。会就得分,不会就丢分。而考生在临场还会遭遇到相当一部分题目,最大的痛苦不是根本不会做,而是苦于在时间压力下找不到入手点,或者好容易有了思路却来不及做完,甚至因为慌乱而导致低级错误。所有这些“无从下手”、“慌不择路”、“低级马虎”等考场失常的现象,可以详细归纳为下面几点:

1、知识点遗忘

对于大多数考题,考生一般都能意识到出题者意在考自己哪个知识点,这种考题,一旦遗忘对应的知识点,就属无药可医。比如当一道英语的完型填空题,需要你填写准确的动词时态,如果遗忘动词变位如何拼写,对不起,就只能丢分。另外,对于涉及若干知识点的题目也会由于一个知识点的遗忘而卡在中间,不能顺利进行下去。这在数学考试中又表现最多。

的确,对于纯知识类的考题,忘掉知识点就是死罪一条,但是这类丢分只所有丢分原因的20%左右。

2、题目理解不对

这个问题是造成我们失分的一个直接的因素。原题给了若干条件,这些条件和问题是有必然联系的,这种联系找不到,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题目理解不对的情况,在数学考试中最为常见。例如:原题给几个函数图形的特征,让求解析式,如果考生临场无法从已知图形找到突破点来调动自己的知识,即便是所有的函数公式背得滚瓜烂熟,仍是无济于事。

在所有丢分情况的比例上,这类失分比要因遗忘而做不出纯知识类考题,给考生带来的直接损失更为可观。

3、马虎

从我们知道“考试”为何物的年龄开始,“马虎”一直都在我们的成绩中“剥削”出一部分,并且屡屡得手。最让人生气而又无奈的是:知识点也会、题目理解的也对,可偏偏就得不到分。而这些只是马虎的伪装而已,至于它的本质,我们会在后文一一揭示。

4、类似题目搜索瞬间短路

这种让你隐隐作痛的经历不算少了吧?考场上看到一道似曾相识的题目,认定以前见过类似的,但就是想不起来原来的做法,也辨别不出眼前的题目和原来的有什么区别。可是考场上的时间不饶人,只能很不情愿的当成新题做了,提心吊胆,又毫无把握。

5、临场快速分析不行

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吗?为什么平时时间充足的话慢慢做题就解得出题目,但是在临场快速做就不行? “平时练习不够”,这个原因之外,还会有其它解释吗?

答案是“有”。平时相当强度的练习固然重要,但是就这个问题而言(慢做行,快做就不行),“平时练习的方式不对”可能才是罪魁祸首。换句话说,我们平时做题,不是去探究如何才能“第一次就做对”,恰恰相反,我们总是习惯于把有可能解出题目的方法从容不迫地逐个试过,直到找到正确的途径。可是在考场上有时间压力却不允许我们这样做,所以临场做不出平时能拿下的题目根本不足为奇。

第二部分 传统学习方法解决考试失分的对策

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第一部分归纳的那几点失分的原因,传统复习方法对此也开出很多“药方”:

1、 大量做题加快反应速度

不用说,位居榜首的必然是可敬可畏的“题海战术”,迄今为止还没有其它的复习方法能撼动它的地位。也就有了越发高频率的模考。一周一小考,一月一中考,三个月一大考,还有地区组织的模拟考,加上自己买的参考资料,所有的资料摞在课桌上连黑板都看不到了。

实事求是的说,在我国的教育体制和选拔体制这个大环境中,题海战术的确有它的实用性,考生为了在武装到牙齿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必须积累相当程度的做题经验。同时还要指出,题海战术是种典型的“充分性”做事方法,追求的是尽善尽美,而不是一步到位,因为题“海”给人没有线索的感觉,也鲜有考生能在考前穷其尽头。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