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非智力因素

  • 日期:2011-08-14 09:49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非智力因素又称非认知因素。燕国材教授认为,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在学习时除智力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作为一个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过程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等作用:①动力作用。非智力因素构成了一个动力系统,无论是学习兴趣,还是学习动机或情感体验与意志状态,都能起推动学习的作用。②定向作用。非智力因素能够帮助学生选择学习目标:一个学生愿意不愿意学什么,能学到何种程度,往往并非由智力因素决定,而是由非智力因素所决定的。③引导作用。非智力因素能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既定的目标。当一个学生产生了某种学习动机并确立了某种学习目标之后,学习行为之所以能达到某种目标,完全依赖于非智力因素的引导作用。
     这种引导作用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避免产生被动性与消极性。④维持作用。维持作用是指在学习中,非智力因素可以激励、支持学生始终如一地从动机走向目标,这种激励和支持作用集中地表现在恒心上。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非智力因素的维持作用,指的就是此种“锲而不舍”的精神。⑤调节作用。在学习活动中,非智力因素能使学生控制和支配自己的学习行为,增强或削弱自己的心理和生理能量。如在学习中,正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这种调节作用,才能使在良好非智力因素的学生能保持正确的学习态度,进取的学习精神,在成功面前不沾沾自喜,在失败面前不丧失信心,及时、正确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以适应学习情境。⑥强化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内、外部原因,有时会表现出疲劳、松懈、漫不经心、不求上进等,这就有赖于非智力因素的强化作用予以克服。如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帮助、指导、暗示,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到愉快的情绪,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可以令人愉快的活动,从而“为学所乐”,自觉地服克上述不利于学习的行为特点,以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和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