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 > 化学百科 > 正文

化学革命探索的沿革

  • 日期:2009-09-25 09:25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根据化学史目前的资料来看,除拉瓦锡自己提出过化学革命一词以外,最早使用这一词的是法国著名化学家、化学史家武兹(C·Wurtz,1817—1884)①。他在《从拉瓦锡时代到现在的化学学说史》一书的序言中认为,拉瓦锡抛弃燃素说的化学反应理论,在化学史上是一次类似法国大革命的伟大化学革命。后来,法国化学家兼化学史家贝特罗(M.Berthelot,1827—1907)明确称拉瓦锡的化学理论变革为“化学革命(Larévolutiou chimigue)”②,并专门撰写了一部关于化学革命的专著。自此,人们便开始运用化学革命的概念来评价化学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武器对化学革命进行了分析,使人们从哲学上对化学革命的认识产生了一个突破。恩格斯明确指出了化学革命的历史转折性。马克思还专门分析了化学革命和化学术语变革的辩证关系。③后来的西方科学哲学的一系列杰出人物也高度重视对化学革命的研究,其中波普尔、库恩等人的贡献和影响最大。波普尔是从他的证伪理论出发研究化学革命的。
     他把拉瓦锡化学理论的变革视为燃素说受到证伪而产生化学革命的典型范例。④在波普尔看来,化学发展就是一次次化学理论不断被证伪而推动化学发展的过程。化学理论(假说)的证伪及交替过程,就是化学革命。波普尔的观点自然地衍生出化学革命“多次发生论”和化学革命“频繁”论。波普尔的观点得到了许多著名科学家的称赞和认可。⑤库恩著作的出版,赋予“化学革命”以新的含义,完成了从“化学中的革命”(The Revolution in chemistry)向“化学革命”(The chemicalRevolution)的转变。这是一次从外在研究转向内在研究的巨大转折,是从化学革命外部历史形态的研究转入化学革命内在本质的研究的巨大转折。这一转折符合从方法论、认识论的研究进化到科学发展动力学研究的时代潮流。①从此,化学革命不再仅仅是特指化学史上的一次事件,而是作为某种化学发展急剧变革和化学理论巨变的代名词,并且使人们意识到化学理论变化与化学革命的联系。化学革命已经从一个描述化学史的事件的特殊概念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化学学和化学哲学的范畴。库恩及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家研究化学革命大多是从属于科学革命总体研究的。
     在多数情况下,他们往往无意识地直接将科学革命理论毫无限制地应用到化学发展中,或者干脆把科学革命和化学革命等混为一谈。以往历史上关于化学革命的研究,具体来说至少存在以下二个问题:(1)许多研究者仅从化学史研究的角度考虑问题,缺乏从化学发展整体观点的研究,因而结论各异,引起争论。特别是关于化学史上发生过几次化学革命,至今仍然众说纷纭,有“二次说”、“四次说”,还有“五次说”。在一般研究中往往易纠缠于史实的繁琐考证或发展阶段的简单划分。美国化学史家西迪尼的工作属于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比较典型。②(2)人们只从哲学的认识和探讨入手,如苏联化学哲学家罗德内、波兰哲学家彼德罗夫斯基、南斯拉夫哲学家兼化学家古特曼等的工作就是这样,有些过于哲学化。①不仅认识各异,而且在一本书中前后的定义也不同。我国的化学理论研究中也有类似这种情况。从化学学的角度来研究化学革命是近来的事情。我国学者在《化学哲学基础》一书中较早地探讨了这一问题,比较明确地提出了关于拉瓦锡氧化学说的确立和原子结构理论的建立是化学史上两次化学革命的观点。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