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怎样赢得读书时间

  • 日期:2010-03-02 13:37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有的青年朋友常常叹息自己没有读书的时间,特别是在职青年。鲁迅先生把时间比作海绵里的水,他说只要挤总会有的。这里介绍赢得读书时间的7种方法,青年朋友们不妨一试。1.运筹法。把每天应做的事情,按轻重缓急,通盘安排,寻找最佳方案,以赢得读书时间。革命导师列宁在青年时期被大学开除后,在花园里设了个书房,每天什么时候做早操,什么时候读书,读哪些书,什么时候吃饭,都有一个明确的时间安排。这样使他在那一段时间里读了许多著作,大大充实了自己。2.核算法。一些讲究时间效率的人,把 15分钟作为一个单元,来检查时间的利用率如何。据说前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从26岁开始就实用“时间统计法”,每分钟、每小时做了什么,时间是否用得得当,都有记载。然后一天一小结,一月一大结,年终一总结,直至逝世,从未间断。后来,前苏联作家格拉宁以《奇特的一生)为题写了一部小说、告诉人们,柳比歇夫取得成功的奥秘即在于珍惜点滴时间,精心计划时间。3.拾零法。从点滴做起,三五分钟莫小看,做饭、散步、逛商店、乘车、理发等零星时间都可利用。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成家前每天下班后,不是直接去食堂,而是先读一会儿书,因为去早了食堂不开门;去买菜也一般不买好菜,因为买好菜要排长队,会白白浪费时间。
     著名的老数学家苏步青说得好:“我把整段的时间称为‘整匹布’,把点滴时间称为‘零布头’,做衣裳有整料固然好,没有整段时间,就尽量把零星的用起来,天天二三十分钟,加起来也可观得很。”4. 套裁法。读书时,把几种不同类型的书分组穿插阅读,效果甚佳。马克思研究问题和读书,从来不是无休止地打“疲劳战”,有时,他穿插着读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的名著,有时找孩子们玩一会儿,有时干脆做一道微积分习题,使大脑由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他精力饱满,读书和研究效果俱佳。5.得失法。有得必有失,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要想多读些书,就要放弃一些娱乐和休息时间。1903年,世界著名数学家科尔论证了一道200年间无人攻克的数学难题,人们在惊叹之余问科尔:“你解这道题目用了多少时间?”科尔答道:“我用了近3年的全部星期天!”6.夜读法。夜间是读书的“黄金时刻”,宜于精读细想。东汉学者董遇,读书治学善于抓“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他就是利用冬闲、夜晚和阴雨天来读了好多书而成了当时有名的学者的。晚上挤点时间读点书是可能做到的。7.最佳时间法。充分利用各自的“最佳读书时间”,可以收到“时”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鲁迅是白天会客看书,夜里挥笔写作,最佳效率时间是“星斗阑干”、“荒鸡阗寂”时。作家姚雪垠惯于凌晨3点早起读书和写作。法国作家福楼拜的时间表是通宵写作。德国哲学家康德每天晚上10点睡觉,早晨5点起床读书和写作。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