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频道

热点评论:幼升小升学季的六大乱象

  • 日期:2011-12-10 09:39
  • 来源: 网络收集
  • 浏览:
  • 字体:[ ]

  又天升学季,家长们个个磨拳擦掌,试图为孩子的未来搏出一条阳光大道。但这又不是一个规则清晰的搏击场,各种乱象导致原本简单的升学成为一场“摸瞎子”大赛。是学校太牛,还是家长太急?是教育资源太不均,还是评价体系太单一?

  乱象一:考的不学,学的不考

  信息严重不对称是不少家长忧愁的根源,在幼儿园时,不知道小学的招生要求。上了小学,又担心不符合初中的标准。

  而忧愁的根源,来自于上游学校和下游学校培养模式的脱节。示范幼儿园不搞应试教学,但名牌小学的招生门槛首先就是多项应试测试指标。小学里不教奥数,而奥数证书却是很多民办初中的敲门砖。

  考的不学,学的不考,让很多家长陷入焦虑,往往到了四五年级,再将之前的教育理念统统推倒重来,恨不得孩子一个暑假就培养成数学小天才,做题小能手。

  而孩子们,除了学校里的学习,还要被迫接受另外一套完全为了应试而准备的教育体系,为此奔波于各大教育机构或是民间名师的门下,早早失去了童年所应有的玩乐时间。

  乱象二:各校自主招生,孩子精神分裂

  A校搞面谈,B校考奥数,C校看重才艺,D校要英语会话,由于各设招生标准,不同的学校会有有不同的指标。

  而家长们为了加大考中的概率,往往会“海投”孩子的简历,一个孩子要面试四五所学校的,不在少数。于是孩子们考前往往要精神分裂好长一段时间,学生进一次校门就得背一次考试圣经,还各不一样,导致学生成长体系紊乱,学习负担加重。

  这样的招生方式,倒有点像大学的自主招生,可是孩子们不是大学生,也还没有经历过那么多年应试教育的浸淫,哪里吃得消啊。

  乱象三:考学生还是考家长?

  禁止将奥数作为入学参考,教育部发布这样的禁令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可这一套体系却从来不乏追捧者。

  从十几年前的《我加数学等于聪明》到如今的《思维训练》,奥数总能找到合适的装扮再度出场。而一项项数学竞赛的证书,也成为家长们趋之若鹜的珍宝。翻看这些竞赛题,往往让人倒抽一口冷气,别说是孩子,一般没有接触过的大人,也不一定能够答得出。

  乱象四:宁信网上不信官方

  不少有经验的家长都是“泡”各种教育论坛“泡”出精来的。“听专家侃侃而谈还不如上网泡论坛。”一名家长兼版主如是说。

  一到二、三月份招考准备期,论坛上就会有有心人贴出的“各区县学校招生要求”、“小升初家长指南”、“某某名校招考准备秘籍”等等资料,还会有历年来家长们对于该学校在论坛上的讨论。“我家孩子读的是某某校某某老师带的理科班,教学绝对认真,每天作业做到十一点。”“我们孩子读的是某某校,外面名气挺响的,其实不行的,管理一塌糊涂,大家别去。”“我家孩子同时被两所民办录取了,不知道该去哪一所,求助!”这样的帖子每天在教育论坛上都有好多,还有不少家长因网结缘结成联盟,考试竞赛都一起出发,发现了什么“牛老师”开的班还会私下交流。

  网络上的信息越发达,越让学校和官方机构的声音显得弱小。一个小学老师担忧:“我们并不要求家长这般疯狂补课呀,可教学大纲、课堂内容现在似乎已经没家长信了,到底谁是老师,谁在办学啊?”

  乱象五:名校崇拜,盲目跟风

  为什么要进名校?家长们的原因很简单,教学质量好、环境好、升学前景好。总之就是好。

  对于名校的崇拜,很多时候源于名校的牛“数据”。每年进市重点的百分比是多少,每年某某杯得奖的人数是多少,这些金光闪闪的数据和摆在橱窗里金光闪闪的奖杯以及喜报一起,让家长们心动不已,好像自己的孩子一旦踏入该校,就立即会有一个美好的前景。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