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频道

政策解读:非京籍学生可办借读(3)

  • 日期:2011-11-04 09:43
  • 来源: 网络转载
  • 浏览:
  • 字体:[ ]

  家长期望入学政策能逐步放宽

  家长讲述:进普通小学容易进名校难

  家住回龙观的蒋女士的孩子正在回龙观中心第三小学读一年级。“去年4月份的时候,这所小学就开始在我们小区里发招生资料,我就领着孩子去报名了。”蒋女士表示,给孩子报名的过程很简单,“好像连借读证明都没开,拿着相关证件过去,交200元借读费就可以报了。”这所小学一年级一共有两个班,每个班30多个孩子,“虽然学校规模不大,但老师比我想象中要负责。”

  在入读回龙观中心第三小学之前,蒋女士也尝试过给孩子找更有名气一点的学校。“我们当时托熟人想让孩子进某实验小学,但去年好像政策特别严,即便交几万元钱择校费也进不去。”蒋女士说,她有朋友是北京户口,“他们孩子上小学也是择校的,但他们的选择范围更广,当时好像找了很多像中关村三小这样的名校,最后把孩子送进了一所实验小学。当然,像她这样的情况仍然是少数,北京本地的孩子想通过择校进入名校都比较难,我们外地的可能性就更小。”

  蒋女士说,现在孩子还小,花费太大力气找名校没必要。“等到孩子上中学的时候,如果不能进好学校的话,我们可能会考虑多花些钱让她读私立学校。”

  交几万择校费不划算

  赵女士去年把即将要上小学的孩子送回了老家山东,由家里的老人代为看管。“我当时在崇文区托熟人给孩子找了一所还算不错的小学,要交几万元钱的择校费。我和孩子他爸在北京工作很多年了,但家里的老人都还在山东,一方面他们坚持让孩子回去上学,另一方面我们也是觉得,几万元钱的择校费似乎有些不划算,后来反复考虑,就把孩子送回去读书了。”

  期望教育政策进一步放宽

  籍贯湖南的李先生的儿子现在在北京某中学读初一。“孩子在老家上完四年级,我就把他转学来北京了。其实湖南的基础教育跟北京比起来并不见得差,而且北京真正特别好的学校我们也望尘莫及,所以不是冲着所谓的优质资源来的,主要是想把孩子放在身边带。”

  李先生家住香山附近,“当时给孩子找小学的时候,我们就近联系了香山附近的某小学。和学校多次沟通,交了3000元的助学费后,学校终于同意接收了。当时学校五年级一共三个班,整个小学的规模大概在1000人左右,我想,只要交的钱不多,能让孩子进去也值得。”

  谈起小升初,李先生表示很费了一番周折。“又要考试又要托人找关系。当时想让孩子回湖南的,但孩子不愿意,毕竟最亲的家人都在北京。”但是李先生并不过分担忧。“还有四五年时间呢,希望国家在入学政策和高考政策上会进一步放宽。等我的孩子参加高考的时候,情况会比现在好得多。”

  专家观点:要给借读学生更多关爱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梅玲表示,学校和老师应该给予在京借读的外地孩子更多关爱。“可能有些外地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如北京本地的孩子,老师要更多地鼓励他们。比如可以利用一些活动的机会,让外地孩子可以展现他们优秀的一面或者独有的特长,也可以适当让一些外地孩子担当班干部,树立他们的自信。”

  张梅玲建议,在孩子基础教育阶段,父母还是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如果父母在北京工作,而把孩子放在外地上学,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父母角色的缺失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影响。”

  此外,如果父母工作的流动性过大,频繁转学也会给孩子造成一定困扰。“外地人口的流动性比较大,如果孩子今天在这里上学,明天在那里上学,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是不利的。他与周围的同学与老师的关系会一直处于一种陌生的状态,尤其是班主任,在孩子小学阶段对其成长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孩子需要有个固定的班主任。另外,每个学校的教学进程和方法也有所不同,如果频繁转学,孩子学习可能会跟不上。”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