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物 > 动物 > 正文

蜥蜴大王

  • 日期:2009-09-19 10:28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三叠纪晚期出现的由腔骨龙和板龙等属为代表的初期的恐龙,属于恐龙类中的蜥臀目,骨盆从侧面看去成三叉形,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骨则向下后伸。牙齿或是围生在上下颌骨的边缘,或是限于颌骨前方。大多数食肉的蜥臀类还保留着其槽齿类祖先的一般性质和姿态,如用两足行走,身体以臀部为中心枢纽,以强大的与鸟类相像的后腿支持身体。以植物为食的蜥臀类则再度恢复到四足姿态。蜥臀类的脚趾上通常有强大的爪。恐龙类的另一个目,鸟臀目也是在三叠纪晚期出现的。在非洲南部发现的畸齿龙证明在晚三叠纪时,鸟臀类的非常典型的一些基本特征已经形成了。鸟臀类恐龙的骨盆耻骨由于向后方旋转而和坐骨相平行,与鸟类骨盆中的情形相同,由此得到了鸟臀类或“鸟类式骨盆”的名称。在许多鸟臀类中,肠骨前后都大大扩张,耻骨则有一大的前突起,伸出在肠骨的下方。因此,骨盆从侧面观呈四射式的结构,四个突出部分或叉枝,是由肠骨的前部、后部、前耻骨和紧挤在一起的坐骨以及耻骨构成的。上颌、下颌和嘴的前部的牙齿,在鸟臀类中已消失,这一部分的骨及颌骨通常呈喙状,而且大多数这类恐龙的下颌骨前面增加了一个新的骨头成分——前齿骨,作为切割用的喙嘴的下面部分。牙齿只限生于颌骨的边缘,常常有很大的改变以适应于切割及嚼碎植物,鸟臀类全部都是植食性的。
     一般地说,鸟臀类并没有像许多蜥臀类那样完全两足式的,大多数的鸟臀类在它们历史的早期就次生地回复到四足的姿态。足趾末端常有扁平的指甲或蹄而没有爪。在恐龙类中,鸟臀类比蜥臀类有更多样的变化和范围更广泛的适应。白垩纪晚期,分属于十个目的各种各样的爬行类动物,占据着大陆上几乎所有的陆上环境,并且扩张到海洋。第三纪开始时,大绝灭后残存下来的爬行类动物包括在5个目中,其中始鳄类在新的世纪开始不久后即消失了,剩下的4个爬行动物目从新生代早期一直延续到现代。残存爬行类的起源,可以回溯到很早的地质历史时期,龟鳖类出现于三叠纪,和喙头类同时,后者在当时的分布几乎遍及全世界。鳄类出现于三叠纪末,占领了植龙留出的生态位。有鳞目的祖先在三叠纪出现,蜥蜴类在侏罗纪时就从这些祖先中产生并确立下来,到白垩纪时蛇类发展了它们高度特化的适应。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