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物 > 动物 > 正文

狂犬病及其他

  • 日期:2009-08-19 08:02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和动物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狼、猫等肉食动物。人通常是由患病或带毒动物咬伤而感染。本病以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或局部或全身麻痹,终至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为临床特征。

中发现该病毒,并于1885年研制出了人的预防接种疫苗。目前,除澳洲和南极洲外,世界上所有大陆均广泛流行狂犬病,尤以亚洲的印度、越南、印尼和泰国的发病率为高。Schwake 1971年估计,印度每年有15000多人死于狂犬病。我国在解放前,每年有数以千计的人发生狂犬病,解放后由于采取疫苗、宣传防疫知识等综合措施,其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本病防治措施有:一是管理传染源。捕杀所有野犬必须饲养的猎犬、警犬及实验用犬,应进行登记,并做好预防接种。
     对患病动物与被咬伤家畜应立即捕杀,对可疑狂犬病家犬、家猫应进行隔离观察。二是伤口处理。早期的伤口处理极为重要。被咬伤后应及时以20%肥皂水充分地清洗伤口;如有免疫血清,皮试阴性后可注入伤口底部和四周;不宜缝合或包扎伤口。三是预防接种。对在疫区被动物咬、抓伤者,皮肤伤口或粘膜被狂犬病症状动物的唾液玷污者,以及在疫区工作的畜牧人员、屠宰人员、野外工作人员、兽医、狂犬病毒实验室人员均应进行预防接种。值得注意的是,发病后应隔离患者于较暗而安静的病室内,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如音响、光亮等,然后尽快请医生或送医院抢救治疗。动物发病后,没有治疗意义,以捕杀为宜。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