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孩子:叛逆还是独立 专家:教师应正确引导

  • 日期:2009-12-04 09:28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图 / Gettyimages

    在学校里,老师一般都喜欢那些性格比较温顺的孩子,他们听话,好管理;而比较厌烦那些“爱较真”的学生,因为一旦起冲突,场面往往很尴尬,不好收拾。

    心理专家指出:“爱较真”其实是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这是成长路上的重要环节,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

 

 

    小磊是某中学初二级学生,好学上进,对一些事情总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对于他的一些问题,老师有时候也感到很头疼,就搪塞过去。前段时间,班里举行测评考试,有一道语文阅读题,小磊觉得A、B两个答案都对,就全部选上,老师以标准答案为由,判定他错误。小磊不服气,在课堂上跟老师理论起来。

    “其实,语文无定法,我自认为那个答案没错,老师又说不出道理,就敷衍我,还说不要钻牛角尖。” 小磊觉得自己是在探求知识,老师这种敷衍应付的态度让他很不满意。

    有时候在家里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当跟父母的意见产生分歧时,大人总是一句:“小孩子懂什么,听我们的没错。”就把他打发过去。
 

 

图 / Gettyimages

    心理分析:“较真”是独立意识的觉醒

    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在分析问题、判定事理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向多方面发展,对待老师的某些安排或要求,他们会按照自己的观点做一番评判,然后决定是服从、执行,还是抵御。

    广州市韦志中心理咨询中心曾钰茹心理指导师谈道:“爱较真是孩子独立意识的觉醒,他们从心理上特别渴望得到更多的尊重和认同,以摆脱‘小孩子不懂事’的标签。所以,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证明自己有完整的思想,证明自己的存在。”

    孩子的独立意识,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的必备品格,一个人的创造性往往与独立性是分不开的。现代教育中,我们也常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不应用同一个规范去约束所有的同学。

    “敢于向老师提出质疑、敢于与老师较真,正是学生批判精神的体现,也正是他们创造精神的萌芽与发展,不管他们的理由是否充分,不管他们的观点是否正确,我们都应当用善意的眼光去看待,多些耐心解释,多些尊重和支持,让他们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曾钰茹建议道。

    “幼儿阶段的较真其实是一种竞争意识的体现,这种竞争是孩子的天性使然,而引发竞争的猎物对于他们来说往往具有独特的含义,即使其他的同类物品也无法替代。孩子的竞争行为具有非常积极的一面,可以锻炼他的创造能力,激发潜能。所以适当的竞争对于孩子来说是有好处的,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引导他们认识竞争的规则,遵守竞争规则。”

    趣闻链接:

    “公正、较真”捉出作弊者

    日前,甘肃省兰州市某区在公检法系统竞职笔试中,突破常规思维,聘请18名少先队员担当“监考官”,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学生秉公执法,当场抓住25名作弊考生。

    该区区委有关负责人说,将取消作弊者的考试资格,成绩按零分计算。

    一位曾多次参加过监考的干部感叹说:“大人监考总有顾虑,管得太松就是失职,管得太严又怕引火烧身,往往会形成监考的中庸之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小学生们的“较真”行为,体现了他们公正、公平的世界观。(撰文 李亚妮)

    学生抱怨:老师有时敷衍回应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