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问题的千人调查:大学生"村官",你在农村还好吗?

  • 日期:2009-11-25 08:43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序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江苏省泰州市自2008年以来

    ,已选聘大学生“村官”539 名,其中2009 年选聘431名,分别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为了解这些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情况,特别是他们的真实思想状况,最近,泰州市委组织部会同人事局组织人员走访了全市大学生“村官”,并对大学生“村官”以及村民、村干部、乡镇干部、组工干部等五类对象,作了一次关于大学生“村官”思想状态和工作实态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3份,其中,村官487份、村民195份、村干部207份、乡镇干部71份、组工干部43份。结合个别访谈、集中座谈和实地察看等途径了解到的情况,对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进行了认真分析,力求展示大学生“村官”们真实的状态,为今后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村官”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大显身手,还是难有作为?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们纷纷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报考“村官”,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他们进村后,主动从村办公室工作入手,进行文字处理、文档整理、各种信息的录入和负责远程教育等方面工作,进而参与到村庄规划、道路建设、拆除违章建筑等中心工作。提到村办公室的工作,村支书们都赞不绝口。他们反映,大学生“村官”到村之前,村里的档案、远程教育、图书等都没人管,大学生“村官”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和电脑操作技能,到村后,将村办公室的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

    大学生“村官”到底作用发挥如何?调查结果显示,38.3%的被调查者认为“发挥着重要作用”;54.9%的人认为“多少起一些作用”;3.2%的人认为“起不了多大作用,基本上是摆设”;3.6%的人觉得“不好说”。总的来说,广大干部群众以及大学生“村官”自身对大学生“村官”发挥的作用是认可的,但回答“多少起一些作用”的比例偏高,甚至有小部分人觉得是摆设。我们认为,出现这种褒贬不一状况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一些大学生“村官”尚未完全摆正自己的位置,存在想干大事不愿干小事的思想;二是农村干部群众对“村官”的期望值也不是太高。

    在谈及到村后的工作时,一些大学生“村官”感觉到了当“村官”的成就感,但也有大学生“村官”不时流露出无奈的神情,感慨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调查中,不少大学生“村官”反映,一些地方的村干部不想让大学生“村官”插手本村事务,一般就安排他们干些打打字、写写报告、送送材料诸如此类的琐碎之事,大学生“村官”只是个摆设,有名无实,他们的才能没有得到真正发挥,碌碌无为,实质成为“高级杂工”。

    在大学生“村官”们抱怨无用武之地的同时,村支书们也道出了他们的苦衷:并不是不放手让大学生“村官”们去干,而是农村情况比较复杂,如果对情况不熟悉,工作起来反而适得其反。比如,去调解邻里纠纷,对事情的起因、两家的积怨及与其他群众的亲疏关系不太了解,贸然介入,往往会将事情搞得更加复杂。所以,村干部们认为,大学生“村官”的主要任务就是熟悉情况,“跟在后面看看、学学”。

    那么,大学生“村官”到底应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呢?在回收的487份大学生“村官”填写的问卷中,选“帮助做好文字处理、档案整理、远程教育等方面的工作”的457份,选“加强道德建设,推动乡风文明”的398份,其他选项都是300份上下。在回收的516份其他干部群众填写的问卷中,也是这两项票数较高,分别是382份、289份。不同的是,选“自己带头致富,带领农民致富”的票数最少,仅有186份(见图1)。可见,广大干部群众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期待并不是太高,而是希望他们在推动乡风文明、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做好村里的一些基础性工作方面发挥作用。我们认为,大学生“村官”应当直面现实。一方面,要树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思想观念,从“小事”做起,尽快熟悉村情,积累农村工作经验,为当好“村官”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从农村干部群众的期待出发,在推动乡风文明、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从而赢得村民的好评和信任。
 

    主动融入,还是茫然无措?

    “先做‘村民’,再做‘村官’”,“听懂老百姓的话,努力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这是在大学生“村官”们任前培训中和刚刚到村时,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教诲和叮嘱。到村任职后,大学生“村官”们深深意识到,认识村民、熟悉村情是顺利开展农村工作的前提,应该主动创造机会,熟悉村情民情,加快融入农村。许多新上任的大学生“村官”都将认识多少村民作为阶段性工作目标,通过残疾人信息登记、外出打工人员信息登记、帮助农民办理阳光信贷等途径主动去认识村民,拉近与村民的距离。

    那么,大学生“村官”能不能真正融入农村社会呢?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在被调查的487名大学生“村官”中,认为“能”的占46.4%,认为“基本能”的占40.7%,认为“不能”的占1.0%,“说不清”的占3.5%;在被调查的516名其他干部群众中,认为“能”的占36.8%,认为“基本能”的占49.0%,认为“不能”的占7.4%,“说不清”的占6.8%(见图2)。从调查结果来看,虽然回答“能”与“基本能”的占了很高的比例,但其构成不尽相同。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认为“能”的多于“基本能”的,表明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对融入农村信心十足;对于其他干部群众而言,认为“能”的远远少于“基本能”的,甚至认为“不能”和“说不清”的也占了一定比例,表明一些干部群众对大学生“村官”真正融入农村信心不足。一些村民和村干部认为,大学生“村官”早晚要走,最终留在农村的将是很少数。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较慢,工作不尽如人意。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在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的过程中,大部人都经历了一个思想波动和心理调适的过程。思想上的波动主要体现在:一是用非所学,理想与现实有较大差距。大学生“村官”往往怀着远大的抱负和美好的憧憬,渴望到农村施展自己的才华,但农村相对艰苦的工作条件、复杂的工作环境、落后的思想观念,与大学生“村官”的心理预期依然存在着较大的落差。特别是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村官”,开始不太适应。有的大学生“村官”深有感触地说:“没想到条件那么差,参与排涝工作那么苦。”二是与在城市工作的同学相比有自卑感、失落感。农村的物质条件较差,社会交往范围较小,文化生活较为单调,尽管戴上了“干部”的头衔,但仍然是“泥腿子”干部,与在城市发展的同学相比,容易使一些大学生“村官”产生自卑感、失落感。三是工作无从下手,不易打开局面。大部分大学生“村官”由于对村情民情还不太熟悉,一时还难以进入村里的核心决策与管理层,大事难介入,感觉到自己游离于中心之外。有的大学生“村官”虽然跟在其他村干部后面处理一些问题,但只是听听、看看,插不上话,帮不上忙,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作用发挥感到茫然。

    大学生“村官”难以融入农村社会,除受种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外,他们的“先天不足”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此前,我国大学教育体系中还没有专门的“村官”专业,大学生“村官”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目前的大学生“村官”是从各类专业毕业生中选聘的,他们对农村情况缺乏了解,对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不太熟悉,现有的知识结构也不可能完全胜任农村工作(见图3)。虽然各级组织部门在选派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前,都进行了短期培训,而且在分派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到村时也考虑到了专业问题,尽量做到“村官”的专业与任职村的产业特点相适应,但是,除了少量发展农业和其它产业需求专业的毕业生外,更多的是学中文、英语、体育、音乐等专业的大学生“村官”,对于他们来讲,在农村根本用不上所学的专业,要创业或是对村民进行种养技术的指导,只能是“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我们认为,要让大学生“村官”尽快融入农村、尽快适应农村,关键在于大学生“村官”自身要克服主观和客观上的种种障碍,积极融入、主动融入;同时,也要求各级组织部门和乡村党组织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关心和培养,帮助他们尽快克服障碍,进入角色。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