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0年新增130万人 新《孔子世家谱》"谱"成

  • 日期:2009-10-09 08:29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9月24日,《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会长、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在曲阜孔庙大成殿举办的孔子世家谱续修告成颁谱仪式现场读祝文。

    9月24日,《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会长、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在曲阜孔庙大成殿举办的孔子世家谱续修告成颁谱仪式现场读祝文。

续修告成的《孔子世家谱》(9月24日摄)。

续修告成的《孔子世家谱》(9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记录孔氏家族传承历史的《孔子世家谱》历经10年续修,日前在山东曲阜孔庙举行颁谱仪式。新版《孔子世家谱》续修耗资千万元,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长的家谱”。此次续修入谱总人数超过200万,不仅化解了断续危机,也为研究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研究史料。

    10年续修,新增后裔130万名

    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孔子世家谱》,是孔子世家繁衍传承的忠实记录。按惯例,《孔子世家谱》60年一大修,30年一小修。由于种种原因,过去只大修了4次,最近的一次是在1937年的民国时期。

    今次的续修,始于1998年。经过10年搜集整理,新增130多万健在后裔的资料,加上民国版《孔子世家谱》原有数目,总数超越200万人。其中登记在世辈分最大的孔子后裔为第68代“传”字辈,最小的为第83代“念”字辈。

    《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会长、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介绍:“经过2000多年的变迁,孔氏后裔遍布世界各地,除西藏以外,遍布全国各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还有不少人移居韩国、美国等国家。”

    据介绍,新谱共80册,4.3万页。收录的后裔中包括56万旧谱记载的后裔和140多万新增后裔资料。

  女性入谱,秘藏改为公藏

    此次修谱打破延续千年的规矩,收女性入谱,体现男女平等的思想。孔德威介绍,在新增录的130多万族人中,女性有20多万人。

    少数民族、外籍后裔也入谱了。经查证,云南宣威孔姓回族后裔,在18世纪初因寻求民族团结而与回族通婚,其史料已存入当地档案馆。而韩国孔氏后裔此次也有3万多人入谱,据考证,他们均为元代长公主嫁给高丽恭愍王时一孔姓随员的后裔。目前韩国孔姓人口有8万多人。

    此外,本次续修还打破了一项常规。即由秘藏改为公藏。孔德墉说,家谱是家族历史,过去一向秘不示人,成为秘本。这次新谱赠与国家图书馆、“台北中央图书馆”等,将来还将有计划地赠予一些省级图书馆,为更多的研究者提供了便利。

    其实,家谱公藏已有先例。台湾屏东现今900多孔氏族人,系清代福建渡海渔民的后裔,至今仍设祠堂,供孔子像。这一支派被发现并入谱,就是通过美国某图书馆收藏的该系家谱发现的。

  盛世修谱,传承中国历史

    “乱世藏金,盛世修谱”。早在1987年,孔子基金会的两位创始人谷牧和匡亚明两位老先生就建议孔德墉续修家谱。匡亚明说,孔子世家谱在各时代不断续修,修谱不能简单看作封建残余,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中国文化的传承。

    那时候的孔德墉仍然心存顾虑。又过10年,距民国修谱已是60年,家谱面临失续危机,坚定了孔德墉续修的想法:“时代环境不同了。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社会上掀起传统文化热,以及人们的怀旧寻根意识,都为续修工作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孔德墉认为,正史、地方志和家谱是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三个相互补充的重要系统,家谱是中国特有的,草率地否定家谱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作为世界上传承最久、最完备的谱牒,《孔子世家谱》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不可估量,能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翔实的资料。”

    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冯尔康说:“家之有谱,犹国有史。家谱是传承历史、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对于学术研究来说,每一部家谱,都是个案研究的好材料。《孔子世家谱》的学术价值和作用尤为突出。”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