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术 > 美术教学 > 正文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艺术

  • 日期:2012-04-02 09:21
  • 来源: 教学资源
  • 浏览:
  • 字体:[ ]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艺术 广丰县东关小学 余国辉

欣赏·评述作为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四大学习领域之一,同以往的教学大大纲相比,“欣赏·评述”在保持好原有“欣赏”部分学科特色的基础上,突出了评述行为作为美术欣赏活动有机组成部分的价值。这样的做法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科的人文性质,使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系统性、整体性更强,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地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效果呢?笔者试着从如何在美术欣赏课创设有效地教学艺术这一方面作浅簿的分析。

 

一、突显审美性

 

“欣赏”不单指观赏美术作品时心情愉悦,更深入的意思应该

 

是通晓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在的含义。需要指出的是:美术欣赏不能在孤立隔离的状态下进行,而必须在一种互动和交流的情境里进行,不同的文化与背景形成不同的审美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

 

审美是美术教育的主题,它贯穿整个教学大纲和全套教材之中,实际上早已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可以说是每课必用。审美学习就是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学生自已对美术作品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认知过程的欣赏后加以评述,从建立审美意识到形成审美认识,最后成为审美表现。美术欣赏不能只以教师或书中搬来的、片面的、孤立的观点去统筹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而应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参与评价。曾经我听过一堂美术欣赏课,教师在讲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一字一句都按描述的“达.芬奇用画笔表现了蒙娜丽莎惊人的容貌,那神秘的微笑像谜一般使人永远难忘……”此教法先入为主的将固定的观点强加于学生,无论现代学生是否欣赏“蒙娜丽莎”的神秘,是否喜爱“蒙娜丽莎”的忧伤,都得无条件的接受,都得认为这就是“美”。所以在听课当中我就听到有几位学生窃窃私语:“阴森森的像巫婆”、“没有眉毛有麻风病”、“一脸浮肿……”课堂中的小议立即被老师严厉的眼光所制止。

 

当然学生的个人审美观不一定都是健康的,教师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