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您的位置:首页 > 优秀教案 >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创新观点“面对面”

时间:2021-07-15 12:25来源:未知点击:字体:[ ]

  写在前面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

  在2019年9月27日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生存发展的壮阔里程和内在规律,深刻分析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习总书记的这个重要讲话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论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对于引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即日起,我报与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联合推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创新观点“面对面”》专栏,以期对广大读者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大会精神有所助益。

  1950年,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之际,党中央在中南海举行盛大的歌舞晚会,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和各族各界代表欢聚一堂、共庆佳节。来自新疆、内蒙古、吉林延边等民族地区的文工团参加演出,充分展示了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缔造新中国、翻身做主人后的喜悦之情,表达了各族各界人士对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拥护爱戴之情。正是有感于此,毛主席在《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赋出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的诗句。

  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新纪元。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庄重宣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前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隆重召开,习总书记鲜明强调,“70年前,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领导下,共同缔造了新中国。”这一重要论断,是对各族人民与新中国之间历史关系以及宪法序言的再次庄严宣示,更是对为缔造新中国而付出巨大牺牲、作出重大贡献的各民族仁人志士的深切缅怀,对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优秀教案伟大梦想精神的深情礼赞,必将极大激发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矢志不移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持续奋斗。

  2015年9月25日中午,新疆人民会堂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赴新疆出席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中央代表团,正在这里向自治区赠送习总书记题词的贺匾和国泰“榴”芳尊等纪念品。贺匾以鲜艳的中国红为底色,正面是贴金的习总书记题词“建设美丽新疆 共圆祖国梦想”,国泰“榴”芳尊采用景泰蓝工艺制作,以习总书记“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讲话精神为设计思路,充分表达了中央对新疆各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的殷切希望。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民族工作关乎大局,召开一系列会议、出台一系列文件、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为创新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据公开报道,7年多来,习总书记关心重视民族工作“大事”就有60多件。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这一重大论断,提纲挈领地概括了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民族工作方面的新作为,点明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

  201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总书记出席大会并亲自为受表彰模范代表颁奖。大会共表彰665个模范集体、812个模范个人,他们来自祖国天南海北、各行各业,很多在基层平凡的岗位上,为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令人鼓舞,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累累硕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心向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发展,民族地区面貌日新月异、各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成为“中国之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在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讲了十几次到民族地区调研、多次同各族群众面对面交流、收到各族群众许多来信的切身感受。习总书记的话语,既有对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宏大概括,也承载了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冷暖,实事求是、直击人心,让各族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北疆的雪,南国的花,一轮明月映照我们共有的家……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天南海北心相映,我们是一家……”这首《同心共筑中国梦》在2016年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上一经唱响,就赢得了各族群众的喜爱。2019年,还是这首歌曲,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以及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中的民族团结方阵里反复传唱后,迅速红遍大江南北。

  2015年国庆节前夕,习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来自5个自治区的13名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提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强调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2019年,同样是在国庆前夕,习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再次强调:“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这一重要论断的演进,深刻体现了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时代步伐,指明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新的历史方位,指出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为开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指引。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庄严宣告:“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这一铿锵有力的话语让现场每一个人热血沸腾、备受鼓舞,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溢于言表。群众游行队伍中,全国56个民族青年代表组成“民族团结”方阵,载歌载舞走过广场,与观礼台上各族同胞热情互动,跟着现场音乐,唱响《同心共筑中国梦》歌曲,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习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就曾指出“做好民族工作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进一步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作为新中国成立70年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之一加以强调。这些重大论断,高度凝练地概括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自己解决民族问题之路的艰辛探索和宝贵经验,进一步坚定了中华各族儿女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对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更好地举旗定向、阔步前行,具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是我国最早成立的自治区,1947年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成立,历经70多年的发展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换了人间。70多年前,内蒙古各族人民用生命反抗“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人民代表坐着勒勒车、赶着羊群参加“五一大会”;70多年后,各民族代表委员乘坐飞机、高铁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共商国是。70多年前,内蒙古只有脆弱的牧业经济、落后粗放的农业经济以及原始性的游猎经济等,社会支离破碎、满目疮痍,人民贫病交加、人口下降;70多年后,内蒙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可以说政通人和、百业兴旺,人口增长了4倍,经济总量增长了600多倍,多项经济社会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历经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形成了跟党走、识大体、顾大局、讲风格、求奉献、有担当的深刻共识和可贵品质,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独龙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新中国成立前,还处在原始社会状态,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70年来,独龙族实现了两次历史性跨越:第一次跨越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结束世世代代被称为“野人”的历史,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第二次跨越是进入新时代,在党和国家大力支持下,独龙江乡6个行政村整体脱贫,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这两次跨越在人类与贫困斗争的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独龙江成为我国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推进的一个标志、一种象征。

  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70年沧海桑田、波澜壮阔,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这一重要论断热情讴歌了70年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百折不挠、攻坚克难、勇于胜利的历史征程,高度概括了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特别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辉煌成就,必将增强各族人民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隆务古城有一条各民族共居、多宗教并存的老街。19世纪80年代,随着茶马古道的兴盛,来自藏、汉、回、土、蒙古、撒拉等具有不同宗教信仰的各族商户,在这里汇聚成一个祥和兴旺的商业区,形成了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一大人文景观。

  习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历史趋势,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总结我国民族工作宝贵经验时再次强调,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发展大势,准确归纳了新中国民族工作的一条鲜明主线,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

  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但终究无力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直到1921年中国诞生,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才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才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各族人民如“百川归海”般团结在党的周围,经过长期奋斗、巨大牺牲,最终共同缔造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坚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不断健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是新中国70年民族工作一条重要经验。这条经验,深刻揭示了新中国70年民族工作取得辉煌成就的最根本原因,点明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最根本特征,是新时代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根本、最关键、最核心之处。

  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将“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之一,进行了突出强调和部署。这一重要论断凸显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概括了70年来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显著优势,为新时代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在民族工作上的体现,也是维护团结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前,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没有现代工业,经济社会发展相当落后,广大山区和荒漠地区的少数民族,普遍缺吃少穿,几乎年年都有几个月断粮。同志曾经指出,让各族人民摆脱目前的困境,使他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是我们人的任务。周恩来同志也曾说过:“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是任何民族都不能例外的。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工业高度发展,让西藏长期落后下去,让维吾尔自治区长期落后下去,让内蒙牧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在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优先在民族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深加工等重大项目,重点扶持民族地区建设一批对带动当地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基础设施项目,推出许多优惠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建立现代工业体系、保障和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不断加快发展步伐。比如,“一五”计划156个大型重点项目中的40个建在民族地区,8条新建铁路干线条建在民族地区或直接与民族地区相连。随着内蒙古包头钢铁基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等一批国家级大型项目落成投产,以及兰新、宝成等铁路建成通车,许多民族地区封闭落后的面貌得到彻底改变。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团结统一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胜利前进。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总结新中国70年民族工作宝贵经验时,明确强调“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体系的现实立足点和出发点,精辟指出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前提,为我们在各项工作中准确把握基本国情、守护好各族人民共同家园提供了遵循。

  “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家今有好茶饭,还有山歌敬亲人,敬亲人!”2018年12月9日晚,一首改编自电影《刘三姐》的民歌《多谢了》,拉开了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的序幕。经过各民族文化世代交流浸润,刘三姐早已不仅仅是壮族的刘三姐,而是成为广西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刘三姐,成为中华各民族团结友爱、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的一个象征。

  习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将“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归纳为新中国70年民族工作九条经验之一。这一论断,深刻揭示出文化认同对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根本性作用,指明了中华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

  在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的大山里,有一个特殊的“移动式”法庭。法官们除了会讲普通话,还通晓苗语和彝语,他们用流动法庭的方式把法律送到群众家门口,用少数民族语言调解纠纷,切实维护好民族团结。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内蒙古、吉林、四川、云南、广西、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9个省区的高级人民法院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院开展了首批双语法官评定工作。目前,通过评定的少数民族双语法官已有一千多人。双语法官正是我们党和国家依法维护各民族平等权利,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的一个缩影。

  习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将“坚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作为新中国70年民族工作九条经验之一予以强调。这一重要论断,既是对民族平等这一立国根本原则和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治国理政基本方略的重申,也是对我国70年来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丰硕成果的肯定和总结,为我们继续在法治轨道上调节民族关系、保障民族团结指明了前进方向。

  汉代贾谊在《过秦论》中曾总结道,治理国家要“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2015年2月14日,正在陕西考察调研的习总书记来到延安杨家岭,瞻仰中共七大会址。习总书记抚今追昔,深刻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每当面临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总是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研究部署民族工作,坚持完善民族政策,这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密码”。

  在2019年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使党的民族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我们党70年民族工作一条重要经验。这一论断,深刻揭示出继承与发展创新的辩证关系,指明了守正创新是新中国民族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为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的民族政策提供了基本遵循。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上世纪30年代,同志深刻指出,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统一多民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国情,多次进行了深入阐释。特别是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这一重大论断,深刻阐释了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和准确把握的基本国情,深刻揭示了我国民族工作的历史规律,为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提供了根本指导。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首著名的《团结就是力量》,曾经擂响了各民族团结救亡、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前进战鼓,吹响了各民族团结建设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激越号角,时至今日,仍然激励着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一心、不懈奋斗。

  对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团结是一个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我们党自成立起,就将实现各民族之间的真正平等和团结,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多次强调“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要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深刻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这一重要论述,站在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明了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战略任务,意义重大而深远。

  在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普洱民族团结园内,庄严树立着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民族团结誓词碑,碑文记载着新中国成立之初,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的代表们剽牛喝咒水、团结一心跟党走的誓言:“我们二十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有26个民族的部分头人代表及党政军代表共47人在誓言下面签了名。誓词碑是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建设平等团结大家庭,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一个缩影。

  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回顾新中国70年来民族工作的光辉历程,深刻指出“只有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揭示了新中国民族工作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点明了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关键之处,为推动我国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毛南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当地曾经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20年5月,环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综合全国毛南族脱贫情况,毛南族已实现整族脱贫。毛南族群众代表给习总书记写信,汇报实现脱贫的喜悦心情,表达了坚定不移跟党走、再接再厉建设好家乡的决心。收到喜讯后,习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希望乡亲们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确保包括毛南族在内的各民族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的庄严承诺,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取得的宝贵成果,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核心内涵,予以突出强调。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这些重要论述高屋建瓴、举旗定向,深刻阐明了我国民族工作的理论优势、制度优势、道路优势和文化优势,极大地增强了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1960年4月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茶歇期间,同志在休息室专门跟老舍先生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过伟大贡献,特别是康熙皇帝三征噶尔丹,牢牢守住新疆;进兵西藏,打败占扰西藏的准噶尔部,维护了西南边疆统一;进剿台湾、激战澎湖,完成统一台湾大业;收复东北雅克萨、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巩固了东北边疆,在帝国主义侵略之前,砥定了我们国家所拥有的领土和版图。在此之后,老舍先生开始在各种场合自豪地亮明自己的满族身份。与满族一样,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中华大地上,都为开拓祖国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这一论述,精辟概括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生存空间的形成过程,充分肯定了各民族对我国历史发展的丰功伟绩,进一步增强了各民族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回响,是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源头活水。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今年5月,习总书记赴山西考察,仔细察看大同云冈石窟雕塑、壁画,详细询问石窟开凿历史、艺术风格、文物保护等情况,强调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些重要论断和要求,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记忆,强调了对中华民族史整理和研究的重大意义,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方向。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无论哪个民族建鼎称尊,建立的都是多民族国家,越是强盛的王朝吸纳的民族就越多,从而共同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壮大。早在先秦时期,华夏大地上生活着的中华民族先民,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在这一格局下,各民族自身的发展和相互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不断加深。秦朝“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从秦汉到隋唐,再到元明清,每一次大统一都比上次的范围更广、力度更强、吸纳进来的民族更多。特别是清朝彻底结束了农耕和游牧两大地带数千年的分分合合,砥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为中华民族在近代从自在走向自觉奠定了基础。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等,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辉煌历史;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松赞干布、康雍乾等,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代表;胡服骑射、昭君出塞、北魏孝文帝改革、唐蕃会盟等,都是各民族共有的历史佳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中国历史发展。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上,许多民族登上历史舞台,建立政权,比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契丹人建立的辽,女真人建立的金,还有吐蕃、南诏、大理等。这些政权实现的局部统一,为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经过各个朝代、各个民族的共同努力,最终写就了源远流长、光辉灿烂、赓续不绝的中华民族史。

  敦煌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经济文化交融的重要舞台。先秦以降,羌、塞种、月氏、乌孙、匈奴、鲜卑、吐谷浑、粟特、吐蕃、回纥(回鹘)、鞑靼、党项、蒙古、裕固等众多民族先后在这里生产生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6万余件古代文献中,除汉文外,另有吐蕃文、龟兹文、焉耆文、摩尼文、回鹘文、于阗文、粟特文等多种文献。今敦煌地区存世的700余洞窟中,大约有1/3为少数民族人群或少数民族政权时代开凿的。敦煌莫高窟文化艺术,是瑰丽多彩的中华文化的一个典型缩影。

  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作出了贡献,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区别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都要坚决克服。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这些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华文化形成发展的内生动力,鲜明点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永续发展、历久弥新的历史文化“密码”,极大增强了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2018年3月20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总书记对中华民族精神作出了高度提炼与清晰阐发,强调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2020年9月8日,习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这些重要论断,极大地增强了各族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伟大的人民,伟大的民族,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依麻木镇,地处我国西北边境地区,全镇2.7万人,99.5%是维吾尔族。以前,这里懂国家通用语言的人不多,人们思想保守,容易受极端思想影响。2003年,作为从这里走出去的第一名大学生,库尔班·尼亚孜拿出全部积蓄建起了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和幼儿园。十多年来,他克服重重困难,向各族学生教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90%的毕业生考上了新疆内初班,很多学生后来还上了内地新疆高中班,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现在当地越来越多的家长都想把孩子送进库尔班·尼亚孜开办的学校学习,学校招生规模也从创办初期的80多名学生发展到800名学生。同时,学校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帮助家长转变思想观念,共同走上致富奔小康之路,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湖北武汉一个名叫“小石榴”的孩子降生了。因为父母都确诊感染了新冠肺炎,“小石榴”一出生就被转到重症监护室接受医学隔离观察。“小石榴”的父母和网友们每天通过网络直播,关注着宝宝的状态,“云”守护着这个可爱的小宝宝。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大家的心。“小石榴”的爸爸说,“小石榴”是在正月初十6点出生的,大家希望宝宝能够健康多福,希望全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团结一心、共渡难关,因此给孩子取名叫“小石榴”。

  石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物,寓意多子多福、红红火火。一粒一粒的石榴籽紧紧拥抱在一起,恰如56个民族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组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此后,在党的十九大、全国两会等重要场合,习总书记多次就此进行了强调。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论断和妙喻生动而深刻地阐释了我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联系,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期待,对创新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员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了,让各族儿女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推动全民族抗战的号角逐渐响彻神州大地。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无数英雄儿女“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前仆后继、抗日救亡,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生命赞歌,最终夺取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今天的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习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深刻指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多”与“一”的辩证统一,为我们准确把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总书记在党的民族理论方面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核心内涵予以强调。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上,习总书记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推动其写入党章。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明确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同年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今年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治疆方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列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战略性部署。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为我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2019年10月1日是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各族群众自发拍摄“快闪”短视频《我和我的祖国》,发出“我爱你,中国”的由衷礼赞,并上传微信朋友圈和亲朋好友分享,以此祝福新中国70周年华诞。根据微信官方发布的年度数据报告,2019年微信朋友圈分享次数最多的歌曲就是《我和我的祖国》。这充分体现了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真挚情感和真诚祝福,充分体现了各族人民心向党、坚定维护国家统一、自觉认同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信心和决心。

  城市承载着各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这个40年前的小渔村,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近百万少数民族人口、56个民族成分俱全的城市。深圳以“来了就是深圳人”的积极开放的口号,在社区管理、法律援助、上学就业、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为各族群众提供保障,有力地践行了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的要求。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的一个缩影和体现。

  城市因人而生,因人而兴。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来到城市创业就业,目前,全国两亿多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约占十分之一左右。人口的流动有力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同时也带来一些新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召开民族、统战、涉疆、涉藏等领域重要会议,推动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不断完善城市民族工作顶层设计。习总书记明确提出,对少数民族进城,要持欢迎的心态,做好散居和城市民族工作特别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这些重要论断立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工作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指出了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特别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仙奉村的普法讲堂上,投影仪、电脑、音箱等设备齐全,村里定期邀请法律专业人士,给村民普及法律知识,解答法律方面的问题。这几年,村民们有个共同的感受,就是知法守法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仙奉村的变化是司法部、国家民委、全国普法办联合开展“中国宪法边疆行”活动取得实效的一个生动缩影。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着力解决边境地区宣传教育资源不足、普法力量薄弱、社会治理压力大等实际困难,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取得明显进展。

  法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根本保障,也是我国民族团结的保障。正因如此,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发挥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将“民族政策”单列成章。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国家根本形式确定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核心的民族理论政策基本框架,并在历次修订中不断予以强调和完善,为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提供了宪法基础。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在全面总结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行了全面规定,奠定了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重要基础。经过70余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以宪法为根本、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的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在各领域各环节深入推进,党和国家出台了《关于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作出明确部署。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新中国70多年来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对新时代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

  塞罕坝是蒙古语、汉语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上世纪60年代的塞罕坝,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于一体,自然环境十分恶劣。1962年原国家林业部决定在此建设塞罕坝林场。几代塞罕坝人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培育出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建成了拱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塞罕坝林场森林资源总价值为202亿元,每年提供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可释放氧气57万吨。从茫茫荒原到万顷林海,这是人类改造自然、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创举,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好印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引领中国走向绿色发展之路的理论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格外关心、格外关注。习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这一系列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只有坚持新发展理念,才能把生态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的深刻哲理,为民族地区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走进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的唐安西大都护府文化园,浓郁的唐风古韵迎面而来。文化园中,按比例复建了通古斯巴西古城。通古斯巴西城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考古发掘证实,古城始建年代在距今1700年左右的西晋时期,是唐代安西大都护府下辖龟兹都督府所在地,是中央政府有效治理新疆的重要历史见证。新疆的考古遗址、历史文物,是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有力物证,对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9年,习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明确指出,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这一重要论断,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着眼新形势新要求,深刻指明了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改进方向和重点任务。

  翻开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名单,我们会发现,665个模范集体涵盖了各行各业,其中既有党政机关,也有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既有学校、医院、博物馆等事业单位,也有国有、民营等各类企业;既有派,也有工会、共青团、协会等人民团体。这些模范集体发挥各自的优势,用实际行动,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祖国各地,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关心和支持民族工作的集体和个人,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才能取得今天这样辉煌的成就。

  2019年,习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派、人民团体一起做好民族工作。”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明确指出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凝聚各方力量、汇聚各方智慧,推动形成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强大合力。

  2020年11月,从云南、新疆、广西等地陆续传来好消息,怒族、柯尔克孜族、仫佬族相继整族脱贫。“大网电”点亮了帕米尔高原上的峡谷村庄,5G网络信号覆盖到了云南独龙江乡大山深处,曾靠神灵驱赶疫病的鄂伦春族,早已走出“高寒禁区”,实现看病不愁。从狩猎捕鱼、刀耕火种,到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大步迈向小康社会,这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是民族地区脱贫奔小康的生动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非常关心民族地区发展,就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中央要进一步把重点放在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这一系列重要论述,铿锵有力地重申了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的铮铮誓言,为推动各民族实现同步小康和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额尔登毕力格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希拉穆仁镇的一位普通牧民。1999年他在镇上租了一个小院,办起了传统奶制品小作坊,随着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便注册成立了公司。20多年来,他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公司主打的绿色农业已成为当地农牧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门路。谈起成功经验,额尔登毕力格说道:“没有党的兴边富民政策,就没有我的今天。党和政府鼓励我们农牧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这让我充满干劲儿,我会继续带领嘎查农牧民勤劳致富。”在我国广阔的边境地区,还有很多像额尔登毕力格一样的老百姓,在党的兴边富民政策支持下迎来了日新月异的生活。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推动兴边富民行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实施好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兴边富民行动等规划。这些重要指示,为进一步推动边境地区发展,促进祖国边防更加稳固,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据有关统计,“十三五”期间,国家累计向民族八省区下达民族地区转移支付3800多亿元、均衡性转移支付20000多亿元,有力支持了民族地区改革发展。以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为例,截至2019年底,民族八省区公路网总里程达122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6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14.2万公里,路网等级结构进一步优化;截至2020年7月,5个自治区行政村通光纤、通4G比例均超过98%,自治县实现光纤、4G网络全通,自治州全部建成“光网城市”。“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取得了显著实效,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要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让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新的光荣和梦想。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亲切关怀,为推动“十四五”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是北魏王朝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石窟汇合南北艺术,聚集东西文明,谱写了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的壮丽史诗,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习总书记在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这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

  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这一重要论断,精辟阐明了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为促进各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指明了方向。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在新时代牢固树立文化自信的动力来源,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进入新时代,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呈现出文化更加繁荣、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是繁荣发展中华文化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上个世纪50年代,在长江源沱沱河地区的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有一所没有固定教学场所、没有教学设施的小学,老师们骑着马,到相距遥远的各个放牧点巡回上课。后来,孩子们就近集中,在帐篷里上课。如今,镇里建起了长江源民族学校,教学楼、综合楼、体育馆、风雨操场、塑胶运动场、学生公寓、食堂、澡堂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而且还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共享全国优质教学资源。长江源民族学校从骑马教学、帐篷校舍到现代化学校的发展历程,是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巨大进步的一个缩影,更是我国民族工作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

  2019年春天,《流浪地球》以近50亿元票房、超1亿观影人次,成就了中国科幻影片的“高光时刻”。这部电影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博大胸怀,倡导全人类携手并进、共渡难关,诠释了中华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境界,彰显了中华文化的自信和中华民族的担当。创作者们以电影艺术形式为人们呈现了中华文化的特征和中华民族的形象,极大提升了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自豪感。这是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有效尝试。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而文化符号和视觉形象是人们文化观形成的重要因素。有关研究表明,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百分之八十来自视觉。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就是通过构建完整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将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通过建筑、美术、标识、影视、艺术表演等形式深刻形象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上海市共康中学是全国招收初中内地西藏班学生人数较多的学校之一。为使来自西藏的孩子们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共康中学通过师生结对、同学结对、社区居民与学生结对,以情感为纽带,全面关心西藏学生的生活与成长。孩子们很快就适应了上海的求学环境,也融入了上海人家的生活,不仅有了“兄弟姐妹”,还有了自己的“申爸申妈”,切实在异乡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他们的家长来沪时,也会到结对家庭拜访做客。这幅“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美好画面,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体现。

  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要“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20年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就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了进一步强调和部署。这些重要论断,是对我国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深刻把握,为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

  林丽是国网咸丰县供电公司的一名网格员。十几年如一日,她在深山中徒步行走十几万公里,守护着大山里的万家灯火,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贴心电工林妹妹”。这位朴实无华的女电工,曾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林丽的行动,为国网咸丰县供电公司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树立了典型。国网咸丰县供电公司先后成立了“林丽员服务队”“林丽爱心团”,为各族困难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帮助。从一个人的先进示范到一群人的进步,国网咸丰县供电公司构筑了一组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群像,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

  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为基本内容的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这既是我们的重要政治优势,也是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命线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切中要义,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对新时代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正确指引下,我国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事实雄辩地证明,党的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全面学习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对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意义重大。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广泛深入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内容的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教育。

  曾经一段时期,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在新疆活动猖獗。尤其是2009年乌鲁木齐发生的“7·5”事件,不仅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也对新疆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带来严重创伤。面对当时的严峻形势,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疆高举法治旗帜,重拳出击,全面开展反恐、去极端化工作,形成反恐高压态势。在严厉打击“三股势力”的同时,重视源头治理,通过大力发展经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对帮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等多种防范应对措施,重塑了社会的和平稳定。正是因为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才使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得以不断增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地区情况复杂困难,我们党派去的干部并不多,之所以能迅速打开局面,就在于这些干部熟悉并善于做民族工作。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志就是典范之一。他在与十世班禅大师长达40多年的交往中,始终以诚相待、肝胆相照,彼此结下了深厚友谊。1951年,十世班禅返藏前夕,同志受党中央委托,专程赴西宁为他送行。十世班禅及班禅堪布会议厅派了仪仗队欢迎同志。在欢迎大会上,十世班禅激动地说:“如果没有中国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与中国各兄弟民族的热诚帮助,西藏和平解放是根本不可能的……”在分别之际,他紧握着同志的手动情地说:“我一定不辜负党中央、毛主席和西北局的重托,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努力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老一辈革命家既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作出了卓越贡献,也为民族工作干部树立了学习的楷模。

  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必须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要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懂不懂民族工作、会不会搞民族团结作为考察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要重视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支持民族工作部门更好履职尽责”。这些重要指示,突出强调了党的领导对于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重大作用,深刻体现了党中央对民族工作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领域基础理论和重大问题研究工作。比如,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开展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依据。90年代末,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国家启动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对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国家组织开展了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专门出台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规划,有力补齐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短板,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些充分说明,科学决策离不开扎实的前期研究。

  2013年3月,习总书记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后首次出访,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指出,当今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习总书记以高远的视角审视世界,提倡并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2017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三份联合国决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评价说:“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而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在接受记者采访谈及中国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时说:“对我而言,这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共同价值规范。这是我国话语体系走向世界的成功典范。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创新观点“面对面”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