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让荣辱观走进课堂——《和氏献璧》教学例谈

时间:2015-03-29 09:44来源:网络整理点击:字体:[ ]
xx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确概括,集中体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在全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之中,从青少年儿童抓起,使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课堂,已逐步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荣辱观进课堂,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把其中的某一句话生硬地搬进课堂,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选准切入口,通过巧妙的引导,让社会主义荣辱观自然地融入课堂。
笔者拟以《和氏献璧》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浅谈拙见。
《和氏献璧》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奇妙的石头”主题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
  学习《和氏献璧》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在教学前,与学生一起收集关于“和氏璧”的资料,初步感知。
  在教学时,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理解“献”、“璧”的意思,导入新课,并质疑。
  然后,在新课的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使学生能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气氛中悟读课文,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指名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说说:和氏献了几次璧玉?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步,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卞和第一次、第二次献璧。学生自愿起立朗读,知道卞和前两次献璧的结果。
   2,学习卞和第三次献璧。让学生在小组中学习卞和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思考讨论:卞和为什么把宝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泪流尽?这时,并引导学生读上下文,从而理解“捧”在这里的含义及如此悲伤的原因,再读卞和说的话,谈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是真诚、忠心的人,才是最痛心的事。
至此,我充分抓住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卞和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
在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一番畅所欲言后,我又深入指导:作为古代的忠贞之士,卞和以忠君爱国为荣?以欺世盗名为耻?而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此时学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最近学校大力宣扬的“八荣八辱”,不仅对社会主义荣辱观脱口而出,而且能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3,让学生审题:“和氏献璧”他献出的是什么?进一步深化对荣辱观的感悟。
  最后,拓展延伸学习,让学生将自己收集的关于“和氏璧”的资料,互相交流。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既说明玉的珍贵,又衬托出卞和的忠诚之心。
选准教育的切入口,通过巧妙地引导,让荣辱观自然地融入课堂,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课堂悟读中内化社会主义荣辱观,从小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将义无返顾,探索不息!

    如何让荣辱观走进课堂——《和氏献璧》教学例谈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