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语文多元智能教学策略初探

时间:2015-02-10 11:24来源:网络整理点击:字体:[ ]

                           
  (一) 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与潜能的多元智能环境
要想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就要针对他们的智能等的差异设计课堂情境,使他们自信、欣赏自己,认识自己的强项,能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长处。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使得学生希望成为“专家”,这反过来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同时在多元角色互动的开放课堂中学会欣赏别人,试着改变弱项,最终主动追求自己的全面发展。
      1. 让多元智能教学走进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问题不在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们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们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些都生动地说明了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影响。培养兴趣就是培养一种积极的学习情感,兴趣愈浓,追求得也就愈执着,学习效率也就愈 显著。研究表明,不少在传统智能测试中表现不佳的学生,当课堂教学中运用了艺术、运动、音乐等活动时,竟然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这就表明这些可能在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方面呈劣势的学生,在视觉空间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沟通智能等方面却有着明显的优势,并能弥补其劣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课堂教学,构建多元智能课堂,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以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智能环境。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将音乐智能教学、肢体动作智能教学、视觉空间智能教学、自我认识智能教学与言语语言智能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会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更佳。音乐可以帮助人记忆,更可以使人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如学完《春》,要求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的作文训练时,就可给出一幅幅图片,配上一首首优美的曲子,使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感受美丽的景色,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景物的意境中去,用自己的心描绘出一幅幅醉人的风景;也可以让学生作图绘画、编曲欣赏。这样的教学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音乐韵律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视觉空间智能等。
       3.创设各种活动情境,给学生成功的机会,促进多元智能发展。体验成功是每个学生的共同愿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为每个学生提供自我表现、自我塑造的均等机会,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能显露头角,体验成功。为此,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活动情境,激发或支持学生进入学习的思维状态,如背诵、朗诵、演讲、辩论、读书、唱歌、舞蹈、讲故事、听讲演、画画、欣赏音乐、写作、访谈、合作学习、表演课本剧、设计手抄报以及制作手工艺品和小发明等。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当学习一些人物形象丰满、情节曲折的文学作品时,就可以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引导学生改编课文,形成剧本,排演课本剧。这样,学生改编课文形成剧本的过程就是言语语言智能提升的过程,也是自我认识的过程;而排演课本剧,通过学生的肢体动作的表演,则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把握人物的性格,同时也激发他们深入学习文学作品的兴趣。当然,活动的设计一定要顾及到学生现有智能水平的差异,要尽可能涉及一些不同的智能领域,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挫折多于成功,沮丧多于快乐,被群体冷落的学生,教师更要为他们提供机会和创设条件来体验成功,让学生享受到“智能公平”。 
       4. 自我认识智能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很有帮助。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往往意味这是一个新的领域的开辟。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仅可以提问题,如学习了本文你懂了什么,受到什么启发,你会怎么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提高自我认识智能,同时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如《黄鹂》和《画眉鸟》这两篇文章,我们既要让学生了解前者的深层含义是作者呼吁为黄鹂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后者的目的是呼唤相互信赖关怀的美好境界,同时又可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况谈谈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进而让学生思考如何来保护环境、改变环境、改造社会,结合研究性学习,把问题深入研究,这样学生的学习又联系上了新的学科,这样的研究,他们的自我认识智能和人际沟通智能也得到了提高,自然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各种智能组合的教学方法、专题学习或活动(作业 )形式
   正如加德纳所言:“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结构特点将多种方法优化配置,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培养学生的多种智力,真正做到“为多元智能而教”。这样安排设计教学过程 ,使多种方法有机结合,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体现了语文综合性的特点,又使学生的言语语言、视觉空间、音乐,觉空间、音乐韵律、肢体运动、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智能都得到较好的培养。
    教学方法的创造性是指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过程 与教学设计的教法忠实一致、完全吻合。真正吻合,只有在多次反复训练的表演课上才能出现,因为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智力结构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的。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在不同时段的心理状态和智力优势与弱势的相互变化,机智地变换教法,才能使教学双方配合达到最优化。如下午的课与上午第一、二节课相比,学生的精神、心理、智力就有很大的差异;同是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有言语语言智力优势的学生可直接通过阅读达到理解,而对言语语言智力较弱肢体运动智力较强的学生就可通过课本剧表演,达成理解。只有随课堂教学内容、学情将各种教学法进行综合创新,适应不同智力结构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智力开发才有保证,语文素养才会逐步提高,而机械的教学只能禁锢学生思维,阻碍多种智能的提高。
    在多元智能环境里,为学生提供单一的、直接用于激发学生某种智能的素材可能并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设计出一些让学生感到有意义的活动(作业 )形式或专题学习,来激发他们的各种智能的组合,而基于发展潜能的多元情境化作业 则为学生发展智能强项改善智能弱项创设了新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改善学生智能的活动(作业 )形式有朗诵、讨论、辩论、演讲、日记、周记、随笔、作文、访谈、讲故事、演课本剧等。这些活动语文教师都在做,不过以前是自发而已,在掌握了多元智能理论以后就变得自觉了。例如,《扁鹊见蔡桓公》一课可留一道情境作业 :以“假如蔡桓公听了扁鹊的劝告,那么……”或“假如我是扁鹊”为题,写篇短文。《我的叔叔于勒》可留作业 :假如女婿知道了实情,他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
在专题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为给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创设恰当的外在条件,教师要提供跨越学科界限的专题素材,这就意味着学习资源的开放和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研究同一专题的不同方面,这就有了选择学习材料的自由,也有了充分的机会探索各个学习领域。充盈的学习资源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多元智能达到全面的、合格的发展水平,而且有利于学习者发现和强化自身的优势智能。另一方面,在专题学习中,学生需要规划自己的学习,这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如提出问题、拟订计划、收集信息、记录统计、分析整理信息、发表意见、讨论交流等,学生不仅需要运用各种基本技能,也获得了使用不同的技巧和智能进行学习的机会。这样,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制于课本,而是在“做”中学、“探”中学,在体验中学,从而体验更深刻,知识、经验更丰富。
  (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发展学生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一种智能的发展实际上都有其独特的轨道,有的发展得早些,有的发展的晚些。比如:自我认识智能,各人的感悟能力不一样就说明了这一点。不仅如此,在每一个个体身上,智力的结构组成也不相同,因此,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前提,特别是一些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设计。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多元智能教学既可以从教学的内容上着手,也可以从教学手段或媒体应用方面去考虑。 
为促进学生对学习对象的“理解”,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学生一般对动作的体验较深,教师在进行复杂的说明文教学中,可以将较为抽象的事理的过程与具体动作或表演的过程联系起来。例如,《核舟记》中苏轼、黄庭坚和佛印和尚三人的位置姿态是文中学生理解的难点,可让几组学生轮流模仿表演,然后请学生自己揣摩比较,达到真正的掌握与理解。这样,学生不仅理清了说明顺序,而且发展了肢体运动、人际交往、视觉空间、自我认知等智能。
另外一个重要的做法是,教师可为学生们提供发挥其优势智能的机会,让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学习。例如,在《爱莲说》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愿结合,组成以不同内容为研究对象的活动小组,向他们提出不同的任务。如诗词组,负责收集历代有关描写荷花的诗词篇章及其出处并背诵;录音组,负责寻找合适的民族音乐来给课文配乐朗诵,编一首《采莲曲》,配曲演唱;图片组,网上搜集有关莲的摄影图片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资料组,负责搜集有关周敦颐及其作品《爱莲说》的背景资料,了解唐人推崇牡丹的原因、作者生平及所处的时代与环境;查阅有关莲的历史、品种、栽培、用途及莲叶自洁、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等方面的图书资料;结构组,负责梳理全文结构;语言组,负责鉴赏本文的语言特点,理解莲的形象,等等。总之,应该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体验,运用各种智能参与学习,并进行各种交流活动,扬长避短,积极发展学生多元智能。
   (四)提供师生、生生协同合作、多元互动的学习机会, 发展人际沟通智能
人际沟通智能是多元智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多元互动、协同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能力,开发学生的人际潜能,而且可以帮助、促进弱势群体,从而达到智能互补的效果。为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一般要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异质性分组。当然,仅仅给学生分组并不能确保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必须有目的地给予引导。
   人际沟通智能的核心是留意自己和他人差别的能力,因此,在学生合作完成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可以由学生通过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特长的分析,自行分工、把握进展速度。建立了合作小组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此时的学习光有兴趣是不够的,更需要有一种责任感。一开始可以是3-4人小组内的合作,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合作技巧后,我们可以尝试全班同学之间的合作。例如,在《核舟记》的教学中,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有的组专门查证文中实词“甫”、“奇”、“为”、“”属”等字的读音;有的组负责全文的结构布局问题;有的组则专门文中人物形象;有的组研究的是文中逼真的细节描写;有的组负责文中数词的研究,探究古代数词与现代数词的区别;有的组研究《核舟记》的说明顺序;有的组负责收集苏轼、黄庭坚和佛印和尚等泛游赤壁的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制作一份精美的介绍大苏游赤壁的多媒体作品。最后将各个小组的成果进行交流、讨论、改进和汇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自然地发挥协同学习的作用。通过这种有意义的探究与合作,既开启了学生的人际沟通等多元智能,又把“学习时间和学习过程还给学生”,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自觉学习习惯,还使学生逐渐明白团体的成功有赖于团体的协同努力,从而在小组中建立起一种积极的、相互悦纳的人际关系。
   (五)关注学生智能差异,树立多元多维评价观,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过去人们大多将语言言语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大部分智能测试也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上。而多元智能理论则启示我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必须要从多元的角度进行。因为“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借鉴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应改变单纯以标准的智商测试和学科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观, 树立多元多维评价观。改革的方面有:
      (1)评价意图。由评价学生的智能是一元的,改为多元的。改变传统的“好”、“差”学生观念。要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在学习过程中,在活动参与中,在作品展示中,观察学生展示的各种智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智能发展水平和学业进展。(2)评价手段。由评价注重智力测验考试转变为智力测验考试与解决实际问题并重。传统评价学生使用的智力商数IQ,只能说明学生的言语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状况,不能说明其他智能的发展水平,只有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才有利于观察学生展示的各种智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智能发展水平。(3)评价目的。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比,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让他们做得更好,因而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为目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评价学生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智能,让学生认识自己智能的优劣,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弥补自己的劣势,发展自己的优势,并能预测学生未来的发展潜能和方向。(4)评价方案。在目前分科教学的情况下,应设计针对各科教学的多元智能评价方案,这些方案要顾全面、突重点、展优势、看发展。如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袋,重视形成性评价,摒弃传统单一的纸笔测验,走向多种多样的作品评价,走向基于情景化的过程评价,充分体现考评对于学生智能发展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完善功能。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使每一位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树立灵活多样的评价观,还要探索复合、多样、立体的教法与学法,以满足不同智能类型孩子的需要,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天下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潜能。 “学生不缺才能,缺的是发现;不缺进取心,缺的是鼓励;不缺好奇心,缺的是引导;不缺潜力,缺的是发挥潜力的平台。” 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只要有恒定的目标,只要有学习的愿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形成自己的优势学习风格,发展自己的强项智能,弥补自己的弱项智能,使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开发,都得到满意而成功的发展,都能够在平凡的人生中活出自己的精彩。正如加德纳所期望的那样,“我们不能忽略,不能假设每个人都拥有(或者应该拥有)相同的心理智能,而是应该努力确保每个人所受的教育,都有助于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智能潜力。” 

    语文多元智能教学策略初探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