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也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4-12-22 10:32来源:乐学堂点击:字体:[ ]

内容提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改变过分倚重知识教学的片面认识,在教给学生阅读知识的同时,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在实际阅读情景中运用新知识的机会,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对所使用策略进行调控能力,保证阅读活动有效进行。

关键词:方法  实践  策略

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拟就自己的认识和实践谈些体会。

我们知道,学生掌握的知识应包括陈述性知识(关于“是什么”或“为什么”的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有什么用”和“如何用”的知识)。衡量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基本标准是看学生能否将学到的知识有效地用来解决新的问题。同理,衡量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标准就应该是看学生能否运用相关知识和阅读方法进行有效的自主阅读。而在学生的自主阅读中,表现出来的往往不是缺乏相应陈述性知识,而是缺乏在什么情况下用、如何用的程序性知识。这是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过分倚重知识,认为教好了知识,语文教学就万事大吉,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自然而然地提高的片面认识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自觉纠正这种片面认识,积极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在转化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促进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有机融合,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通过教师的示范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叶老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用教材教,就是运用教材这个例子,通过教师的亲身示范,让学生从中学到新知识、体会用新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这也是语文教材每个单元既有教读课文也有自读课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教学时,教师就应该以单元能力要求为教学主线,以教读课文为例子,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充分发挥教读课文的例子作用,为学生用课内的“一”去反课外的“三”做准备。比如教《藤野先生》一文,我们就可以作如下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是一篇典范的叙事散文,本单元训练的重点就是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在朗读中揣摩玩味作品的叙事风格,描述手法和其中的思想感情。那么,本课作为知识层面的就是承接上册的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知识以及本文的风格特点,描述手法;作为方法的就是如何抓住叙事性作品的特点来阅读叙事性作品,领会其思想感情。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 中,教师的教学过程 就应该是阅读叙事性作品的方法的展示过程。也就是说,通过教师的教学过程 让学生从中领会(或在教师的点拨下领会)阅读此类作品的一般方法。据此,本课的教学过程 就可以如是设计:

一读,理清本文线索,概括本文大意,找出本文重点部分。

二读,品读本文重点部分,找出“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

探究四件事分别从哪些方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三读,分析作者除了用具体事例刻画人物以外,还用了哪些手法勾画人物的特征,具有什么样的作用或效果。

四读,通读全文,品析本文语言,探究本文特点。即通过语言的品味,从字里行间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情感态度中去理解本文题为“藤野先生”,为何有一半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而写了清留学生赏花、学跳舞以及在仙台受到的优待、日本“爱国青年”的寻畔、看电影事件等事件与写藤野先生的作用,进而通过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暗线)领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以上“四读”,还只是教师教学生读懂了课文的内容,至于如何读懂可能学生还没有比较明晰的认识。因此,教到此处,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归纳:阅读叙事性作品,一般的阅读方法是从理清作品叙事线索入手,看作者选取了什么事例,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重点刻画了什么人的什么特点(或品质),在事例的品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进而理解作品主旨。并与学生一起对整个学习过程作一个完整回顾,让学生在回顾中修正并加深对所学知识与方法的理解。这一般方法的小结,就等于告诉了学生应该如何阅读叙事性作品,为学生自主阅读奠定了基础。

二、给学生提供在实际阅读情景中运用新知识的机会

就语文学习规律而言,语文素养的提高与知识有关,但主要依靠实践活动。无论我们向学生传授多少关于阅读的知识,如果学生不开展大量的阅读实践,那么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永远无法提高。吕叔湘先生说:“归结一句话,语言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阅读能力的形成又何尝不是这样?给了方法,不等于学生就具备了运用这种方法的能力。要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这种方法,就必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反复地练习才行。自读课,其实就是提供了为学生在实际问题情景中运用新知识的机会。比如,教了《藤野先生》,学生已经了解了阅读叙事性作品的一般方法。那么,教师就可以把本单元《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再塑生命》三篇课文作为学生把方法通过训练内化为自己能力的工具。

《我的母亲》就可以确定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当然,此时的自主是教师半放手状态的自主。我们可以先与学生一起复述阅读叙事性作品的一般方法,再让学生分析应怎样学习《我的母亲》。这时,学生可能会说,先理清本文叙事线索,然后重点看作者选取了哪些事件来表现母亲品质,从叙述事件的语言中揣摩作者的情感倾向(如果学生不会说,也可由教师作此分析)。最后,就让学生根据这个分析过程展开阅读。教师则巡视课堂,随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对共性的问题比如相关背景知识介绍等可集中指导,对个性问题比如个别学生阅读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予以个别指导。

学生完成上述任务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交流(交流的形式是多样的,一般的可根据本文重点难点设问题进行检测),讨论,根据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必要的点拔修正,总结提炼。

《我的第一本书》则可以作为变式练习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写人为主的叙事作品重点是通过事件把握人物;叙事为主的作品重点是通过事件看这一事件对人的性格或命运的影响,以丰富和进一步完善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的方法体系。

《再塑生命》可由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然后要求他们根据计划自主学习。教师的任务就是为他们展示学习成果提供平台,让他们在展示、交流中相互评价,在评价中修正自己的学习成果,使之更加完美。最后再让他们对整个自读过程进行总结,明确得失,进一步完善、充实自己的学法体系,为下一次学习作好准备。

总之,在这一过程教师应该充当学生 “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也只能充当学生 “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对所使用策略进行调控

元学习理论认为,人是积极主动的机体,人能够计划未来,监视现在,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因此 ,要提高人的学习效率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元学习能力。研究表明,培养学生的元学习能力,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自主性,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奋斗精神和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强,善于根据目标任务选择学习方式,调节不良情绪。能始终有效地监控与调节阅读过程,对阅读理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阅读活动有效性的有力保证。元学习能力的培养, 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有利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真正落实。

一般说来,元学习能力表现为一种复杂的自我监控能力。这种监控能力表现为学习活动前的监控(表现在学习的计划性和准备性方面),学习活动中的监控(表现在意识性,方法性,执行性方面),学习活动结束的自我监控(表现在反馈性,补救性,总结性三个方面)①。

根据这一理论,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我们就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元学习能力训练。

在学习活动前,要求学生明白:我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完成这一学习任务需要作哪些准备。比如自读《我的母亲》一文,就应让学生明白,现在我要阅读的是一篇叙事性作品,学习叙事性作品应采用阅读叙事性作品的一般方法,运用这一方法我还需要哪些知识准备。对活动前的准备活动过程 的监控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顺利开展。

在学习活动中,要求学生随时提醒自己在完成什么任务?我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用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是否有效?有哪些因素在干扰我完成任务?我应如何排出这些干扰。仍以《我的母亲》一文为例,在活动中让学生提醒自己:我在读叙事性作品,我是否正确运用了阅读叙事性作品的一般方法?我解决了哪些问题?有哪些问题不能解决?我尝试了其他方法吗?效果怎么样?我还需要借助外界帮助吗?谁能给我提供这些帮助?这样训练,学生就能对自己的活动过程 进行及时修正或补救,对学习效果进行及时检查、反馈、评价,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学习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及时对自己整个学习活动过程 进行反思,对整个过程予以评价:我读懂文章了吗?懂得了什么?还有没有我需要及时补救的地方?该如何补救?就学习过程看,我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有哪此教训是我今后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的?

活动后的监控,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状况及效果的检查反馈和评价能力,让学生从检查、反馈、评价中及时总结自己达成目标的经验教训,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等。

以上三点,教师的示范是前提,学生在实际阅读情景中的运用是关键,学会在阅读中对所使用策略进行调控是保证,这三者是有机统一的,贯穿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始终。总之,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中,我们只要始终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出发点,把自己真正当作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而不把自己当成学生学习的包办者,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文献:

①董奇等《10~16岁儿童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成分、发展及作用的研究》(《心理科学》1995年第2期)

    也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